刑法中关于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将根据情节酌情处罚。
1、关于泄露国家秘密《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延伸阅读
刑法中对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法律规定及处罚措施
《刑法中对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法律规定及处罚措施》是一篇详细介绍我国刑法中有关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相关规定和相应处罚措施的文章。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是指未经授权,向外国、外国组织或者境外的个人、组织提供、出售、非法向其提供国家秘密、情报资料、技术秘密等行为。该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因此我国刑法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此外,刑法还规定了对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从犯、教唆犯等相关处罚。这些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保护了国家秘密的安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结语:泄露国家秘密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将根据情节酌情处罚。这些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的实施,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保护了国家秘密的安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四条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二章 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机关、单位应当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检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法中关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规定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故意泄露严重的国家秘密。构成本罪需满足泄露行为且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判断需考虑泄露的密级、次数、时间、后果、目的、动机以及行为人的前后表现和态度。...查看全文

我国《刑法》中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规定

违反国家秘密法泄露国家秘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受到刑事追责,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同样,司法工作人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中泄露国家秘密也将面临相同的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刑法中泄露国家秘密罪如何规定

法律解析: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查看全文

刑法中泄露国家秘密罪如何规定?

律师分析: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查看全文

【泄露国家秘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处罚范围为拘役或有期徒刑。涉及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数量、向非境外机构泄露、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等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应立案追究。此外,通过...查看全文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刑罚规定

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均属于该罪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查看全文

新刑法关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处罚规定

该段内容讲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且情节严重时,将面临何种刑罚以及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时的处罚情况。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查看全文

泄露国家秘密罪中的国家秘密指哪些

法律分析:国家秘密包括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查看全文

泄露国家秘密罪中的国家秘密指哪些

法律分析: 泄露国家秘密罪中的国家秘密指: (一)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查看全文

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有哪些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查看全文

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有哪些规定?

律师分析: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查看全文

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有哪些规定

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的规定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的,依照前述的规定酌情...查看全文

中国对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规定?

律师解答: 中国对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标准是: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又加以过失泄露的,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之应依照其中的一罪从重处罚。 【法律依...查看全文

泄露国家秘密罪量刑

一、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怎么量刑1、对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人的处罚是: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查看全文

泄露国家秘密罪中的国家秘密包括哪些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查看全文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规定?

律师解答: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规定是: 1、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酌情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规定?

法律解析: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规定是: 1、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酌情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刑罚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定罪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同罪的处罚根据情节酌情决定。...查看全文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量刑规定?

法律解析: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标准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该罪的,则按照上述规定酌情予以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量刑规定?

律师解答: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标准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该罪的,则按照上述规定酌情予以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