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否能够更改?

律师回答
摘要:一审法院判决离婚案,通常情况下抚养权不会被改变。但若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或适用的法律错误,二审法院可以进行改判。二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可以维持原判、直接改判或发回重审,具体取决于案件情况和法律适用。
一审法院作出离婚案判决,如果判决中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并且适用的法律正确,那么通常情况下抚养权不会被改变。但是,如果一审判决中的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或者适用的法律错误,二审法院可以进行改判。
一、二审法官会轻易改判吗
二审法官会不会改判,根据具体案情来定。
1、法官会调解或者改判,比如原告提出新的诉讼请求,法官可能会先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
2、若因一审判的有错,法官也可能会改判。
一、二审法院判决有多种可能,可能维持原判、可能发回重审,也可能做出改判。
1、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
2、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
二、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二、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如何处理
1、维持原判。对认定事实清楚和适用法律正确、刑事案件量刑适当的原审有罪判决和正确的原审无罪判决,应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2、直接改判。
有两种情况:
(1)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2)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通过第二审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后直接改判。
3、发回重审。
有两种情况:
一是原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二是发现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的违反诉讼程序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延伸阅读
二审开庭后要改判的前兆
如果自己的确能够证明存在着错判的情况的证据,就可能改判。二审开庭后有可能会改判,但需要满足原判决认定事实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其余情况人民法院一般不会进行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结语:一审法院判决离婚案,通常情况下抚养权不会被改变。但若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或适用的法律错误,二审法院可以进行改判。二审法院判决可能有多种可能,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或改判。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如何处理,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和二审法官的判断。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孩子变更抚养权姓是否能够改

孩子抚养权变更可改姓,需协商一致。父母双方协商后确定孩子姓名,更改姓氏前需再次协商。若协商不一致则无权更改。...查看全文

结婚后是否能够更改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后,父母双方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或法院判决支持变更。根据最高法院解释(一),如果一方因病或无法履行抚养义务,或对子女有不利影响,或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对方有抚养能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都可变更抚养关系。双方协议变更也得到法院...查看全文

能否更改抚养权?

孩子抚养权可变更,双方可协商或起诉要求变更。法院意见规定,支持变更抚养权的情形包括:一方患病无力抚养、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有抚养能力、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是否能够变更?

律师分析: 子女抚养权是能够变更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夫妻双方可以就子女抚养权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请求变更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供符合法定变更的相关证据,由人民法院判决是否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是否能够变更

法律分析:子女抚养权是能够变更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夫妻双方可以就子女抚养权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请求变更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供符合法定变更的相关证据,由人民法院判决是否变更。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是否能够变更

法律解析: 子女抚养权是能够变更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夫妻双方可以就子女抚养权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请求变更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供符合法定变更的相关证据,由人民法院判决是否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抚养权能够更改嘛?

律师解答: 以下情形的可以变更子女抚养权:1、获得抚养权一方患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2、获得抚养权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3、10周岁以上愿随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生活,并且另...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抚养权能够更改吗?

律师分析: 以下情形的可以变更子女抚养权:1、获得抚养权一方患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2、获得抚养权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3、10周岁以上愿随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生活,并且另...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抚养权能够更改吗

法律分析:以下情形的可以变更子女抚养权:1、获得抚养权一方患严重疾病或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2、获得抚养权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3、10周岁以上愿随未获得抚养权的一方生活,...查看全文

能否更改抚养权归属?

孩子的抚养权可以通过协商或起诉的方式进行变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支持变更抚养关系的情形包括: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以及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查看全文

后妈能否更改抚养权?

离婚后,如果一方有严重疾病、吸毒、家暴、虐待儿童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另一方有权要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子女抚养权能否更改?

子女抚养权变更:协商不成可诉诸法院。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协议不成,法院按最有利原则判决。八周岁以上子女意愿应尊重。...查看全文

离了婚抚养权是否能更改

法律分析:离了婚抚养权能更改,如果是协议变更的,双方都同意变更抚养权,且变更后有利于孩子生活的,可以通过办理变更抚养权协议公证来变更;诉讼变更双方对变更抚养权没有达成协议,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查看全文

能否更改抚养孩子的抚养权?

抚养权变更需考虑子女健康成长和父母义务,离婚后抚养能力变故可提出变更要求,法院综合考虑双方实际情况,为被抚养人创造稳定环境,合理变更抚养关系。...查看全文

8岁后能否更改抚养权?

孩子8岁后,抚养权可以变更。变更抚养权的情况包括: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法抚养子女;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有不利影响;子女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该方有抚养能力;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

离婚后能否更改抚养权?

离婚后,可以自行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无法协商时可向法院申请变更。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形包括: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查看全文

再婚时能否更改抚养权?

再婚后,可以通过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如果抚养方患病、伤残无力抚养子女,或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或对子女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或子女已满八周岁且愿意与另一方生活且...查看全文

10岁后能否更改抚养权?

变更子女抚养权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方身体或心理无法抚养子女、虐待子女、子女愿与另一方生活、其他正当理由。对于双方争夺抚养权的2岁以上子女,需考虑抚养条件、子女意见和父母抚养能力。如果父母抚养条件相同,但子女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查看全文

长大后能否更改抚养权?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如果有一方想要改变子女的抚养关系,需要符合哪些情况,并且如果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应予准许。同时,还提到离婚后如何改孩子抚养权,需要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或者协商不成去法院起诉,并且需要提供相应的理...查看全文

抚养权确立后是否还能更改?

抚养权是否改变取决于具体情况,以下情形可变更抚养权:一方因疾病或伤残无力抚养子女;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有不利影响;十周岁以上子女愿随另一方且该方有抚养能力;其他正当理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