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自首怎么判刑?

律师回答
摘要:开车撞死人后自首,根据交通肇事罪的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可判三四个月有期徒刑。若涉及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自首可从轻判处。同时,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刑期可达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若行为人为逃避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导致死亡或严重残疾,将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开车把人撞死,自首怎么判刑?
你好!我想咨询下。开车把人给撞死了。逃逸过,但是去自首了,我想问下,对方不起诉的情况下。多久可以判刑,一般要判多久。谢谢
律师解答:
交通肇事罪!三四个月能判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结合自首的情节,可以从轻判处!
相关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刑罚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特殊情节而定。如果开车撞死人后逃逸,但随后自首,且对方不起诉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被判处三到四个月的有期徒刑。然而,如果交通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刑罚可能会更重,最高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法院也会考虑自首的情节,可能会对刑罚进行从轻处理。以上是根据相关法律知识提供的信息,请您在实际情况下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罪自首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判刑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自首怎么判刑?

在不逃逸且无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犯罪状态下,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如实交待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事实,则成立自首,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之内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免于处罚;在不逃逸但有其它特别恶劣情...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自首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判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在此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怎么判定?

律师分析: 犯罪分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发生,致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以后,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者,自动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构成...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怎么判定

法律解析: 犯罪分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发生,致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以后,保护现场,积极抢救伤者,自动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构成...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 自首

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轻,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该制度对犯罪具有昭示作用,使其行为人产生趋向,从其立法意图而言,主要是...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自首可以判缓刑吗

法律分析:涉嫌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若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即可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自首刑罚规定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刑罚有所不同: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犯罪较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者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者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自首者可从轻或减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当根据交通肇事罪的既遂犯标准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罪的自首的认定方式:首先,行为人主观上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已经灭失,逃逸行为实施完毕,即逃逸的犯罪行为已经终结。其次,行为人在犯罪终结后,主动向相关部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满足前述条件的,应当认定为自...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怎么认定

法律解析: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的认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查看全文

自首交通肇事逃逸罪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构成自首的情形是指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刑罚规定

本文讲述了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判刑标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逃逸情况,判刑会有所不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和自首怎么判定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认定:1、主观方面:即使交通肇事是过失的心理状态,但是行为人对肇事行是明知的,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2、客观方面:实施了逃逸的行为。交通运输肇事后自首的认定:自动投案和如实...查看全文

怎么认定交通肇事自首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行为,往往是先由交管部门管理的。交管部门规定,认定投案自首情节为: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要等候处理并如...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自首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量刑?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会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基础上,对其自首从轻处罚,但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除外。行为人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仍可成立自首...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自首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案是否认定自首的判断标准:1、积极抢救伤者并如实供述罪行,典型自首;2、抢救伤者但逃逸被抓获,不能认定自首;3、报警但未抢救伤者也应认定自首;4、抢救伤者未报警应视情况处理;5、未报警但准备或正在投案途中被抓获并供述罪行,...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自首情节怎么认定

法律分析: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都以自首论。《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