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是否具备继承权?

律师回答
摘要:养子履行赡养义务且合法,享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与其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可多得份额。继承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中子女包括婚生、非婚生、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客观和主观意义。继承权的实现始于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根据宪法,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养子如果履行的赡养义务而且是合法的养子,那么是有继承权的。《民法典》规定:
1、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2、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但是如你所说,继承开始之后一直没有进行财产分割。也就是说,现在作为养子的A应当分配到遗产。
继承权的介绍
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两种含义:
(1)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
(2)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当法定的条件具备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已经拥有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
这种继承权同继承人的主观意志相联系,不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还可以放弃,是具有现实性、财产权的继承权。继承权的实现以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延伸阅读
养子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养子继承权的法律规定和限制是指在法律框架下,养子是否具有与亲生子相同的继承权。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养子继承权存在着一些限制和条件。一般来说,养子继承权的确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如养子与养父母之间存在合法的养子关系。此外,有些法律还要求养子在养父母去世时尚未成年或者是在养父母的遗嘱中明确指定为继承人。同时,养子继承权的大小可能会受到亲生子的存在以及其他继承人的权益的影响。因此,在养子继承权的行使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限制,以确保公平和合法性。
结语:养子履行赡养义务且合法时,享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对被继承人主要扶养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获得更多遗产份额。养子是指婚生子、非婚生子、养子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继承权是指合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包括客观和主观两种含义。养子继承权需满足法定条件,如合法养子关系和被继承人的遗嘱指定。在行使继承权时,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限制,以确保公平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中无抚养权子女是否具备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即使父母一方未取得子女抚养权,无抚养权子女仍具备继承权。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属于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查看全文

养子女是否具备继承遗产的权利?

养子女能继承遗产,法律明确规定养子女与亲生子女享有相同的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但若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遗嘱或以欺诈手段干扰遗嘱等情况,将导...查看全文

子女是否具备继承权?

子女是第一继承人,与第二顺序继承人相对应。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中配偶继承权平等,子女包括各种类型的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查看全文

孙子女是否具备继承权?

孙子女不是法定继承人,但可以代位继承爷爷奶奶的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的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顺序为先第一顺序,再第二顺序。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查看全文

子女的继承权问题:继子女是否具备继承权?

继子女享有继承权,但需满足抚养、赡养义务。根据《民法典》规定,继子女与继父母间的关系适用父母子女关系规定,具有相同法律地位。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可继承继父母的遗产,成为法定继承人。抚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养、教育,赡养义务包括经...查看全文

养子是否具有继承权?

养子的继承权与收养合法性、抚养关系和户口有关,如果合法解除收养关系或户口与养父母分离,养子将失去继承权。然而,没有遗嘱时,养子和继子女都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查看全文

儿子儿媳是否具备继承权?

老人房产过户给儿子儿媳没有继承权,赠与需做公证。办理赠与公证需提交赠与书、身份证、赠与物清单及所有权证明。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需提交申请表、权属证书、户型图、赠与公证书、身份证、契税收据。继承办理需进行继承公证,费用为房屋价格的...查看全文

再婚后,继子女是否具备继承权?

再婚继子女有继承权,法律上的扶养关系包括经济供养和生活抚养教育。继子女也需履行赡养义务,即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若继子女已成年且与继父母未共同生活,由祖父母抚养成人,未尽赡养义务,则无法继承继父母的遗产。...查看全文

孙子女是否具备法定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规定,孙子女不是法定继承人,无法直接继承祖父母的遗产。然而,如果继承人的子女先于继承人去世,孙子女可以代为继承该子女的份额,但并不具备法定继承人的身份。...查看全文

侄儿是否具备继承权?

侄儿无法继承财产,法定继承权归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按顺序进行,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无第一顺序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查看全文

抱养孩子是否具有继承权?

抱养的孩子有继承权,需办理合法收养手续。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和父母,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继承房产过户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继承权公证和房屋过户登记。提交材料包括死亡证明、房产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查看全文

遗产继承权问题:继子女是否具备继承资格?

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享有与亲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并有权继承财产。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规定,继子女在继承遗产时与婚生子女享有相同的权利。遗产继承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的顺序进行,继子女被视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查看全文

儿子是否具备母方的遗产继承权?

再婚女方的儿子若与继父母形成扶养关系,具有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等。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判断是否形成抚养关系的主要标准是继父母是否承担了生活费和教育费。若再婚男...查看全文

继子女是否具有继承权?

未成年继子女是否有继承权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若未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由祖父母抚养成人且未尽赡养义务,则无法形成扶养关系,继子女无法继承。若形成扶养关系,继子女享有继承权。...查看全文

房屋使用权是否具备继承权?

房子只具有使用权是否可以继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使用权的房子可以继承其使用权。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但依照法律规定或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可继承。继承房产的办理流程包括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和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继承手续...查看全文

你侄子是否具备继承资格?

侄子侄女可以代位继承叔叔的遗产,但必须满足叔叔没有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且第二顺位继承人已全部去世。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查看全文

孩子收养后是否具有继承权利

领养子女与亲生父母一样享有继承权。兄弟姐妹也有继承权,根据法定继承顺序。领养人需满足条件:无子女、有抚养能力、无禁止收养疾病、30岁以上。男性收养女孩年龄差异应超过40岁。夫妻共同领养,只能领养一个孩子。领养孤儿或残疾儿童不受限制...查看全文

男人出轨后,其子女是否具备继承权?

本文介绍了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在继承方面的权利平等,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任何人都不能歧视或危害他们。同时,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受父母抚养教育的权利、受生父母保护的权利、姓名权、继承权等。未婚先孕男方要负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孙子是否具有继承权?

孙子女没有法定继承权,但被继承人可以指定继承人。遗产继承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自然人可立遗嘱赠与国家、集体或非法定继承人。...查看全文

了解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是否具备继承权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条件及继承权的主体。根据《民典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遗弃或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隐匿或销毁遗嘱、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的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