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对罪犯的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被判缓刑会对个人的档案和政审考试产生影响。根据《刑法》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但仍受限制。在工作方面,行政机关公务员可能被开除,劳动者可能被解除劳动合同。然而,被判缓刑的罪犯仍可正常工作,除非原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对于外孙子的政审,外公的犯罪记录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
被判缓刑的人会有以下影响:首先个人的档案中会留下案底,即受到刑事处罚的记录;其次在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需要进行政审的考试中,被判缓刑会无法通过审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判缓刑影响工作吗
被判缓刑可能会影响到工作。首先,如果行为人是行政机关公务员,若是依法被判处刑罚的,会对其给予开除处分。其次,如果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没有被原公司因此解除劳动关系的,仍可以到公司上班。被判处缓刑的罪犯,没有被剥夺劳动的权利,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同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职工被判刑的,原工作单位可据此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所以,如果职工没有被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可以到原公司上班;如果被解除劳动关系的,也可以到其它单位去上班。
姥爷被判缓刑对外孙有影响吗
姥爷犯法,只要不在服刑期内,不会对外孙有影响,这是他本人事情,人难免有时犯错,改了就行,跟外孙子没有关联,对外孙子政治前途不受影响。
外公犯罪坐牢,对外孙子的公务员政审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
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
2.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3.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
4.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延伸阅读
结语:被判缓刑可能对个人产生一定影响。首先,个人档案中会有案底记录,可能影响一些需要政审的考试和招聘程序。其次,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职位,被判缓刑可能无法通过审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宣告缓刑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同时可能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然而,对于外孙子来说,姥爷的判缓刑不会直接影响其政治前途。但是,外公犯罪坐牢可能会对外孙子的公务员政审产生一定影响,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政策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对罪犯的影响及长期后果

缓刑是指被认定为已构成犯罪、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在经过法定程序并确认后,先行宣告有罪,但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的子女在未来进入公务员队伍、参军入伍上会被父母牵连,政审过程中也会调查其直系亲属的犯罪记录。缓刑期间有发现新罪或漏...查看全文

缓刑对罪犯未来的影响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缓刑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但案底仍会对个人信息产生不利影响,影响政审和就业录用。根据刑法,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犯一般不适用减刑,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因此,缓刑犯的减刑条件...查看全文

缓刑对犯罪构成累犯的影响

缓刑后犯罪是否构成累犯以及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会撤销缓刑,不存在累犯问题;缓刑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再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认定为累犯,可作为对新罪确定刑罚的酌定从重情节予...查看全文

缓刑对罪犯配偶的影响分析

家庭成员犯罪记录对配偶的公务员招录和征兵政审有重要影响。直系亲属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家庭成员被判处死刑或服刑都会影响政审。公检法和部队单位对此要求更为严格,包括家庭成员有犯罪行为或判刑记录,都将直接影响政审。...查看全文

缓刑的分类及其对罪犯的影响

缓刑制度可分为缓宣告主义、附条件的有罪判决主义和附条件的赦免主义。缓刑制度激励犯罪人改过自新,但有罪判决主义可能破坏法律公平正义,而赦免主义则兼顾公平正义和犯罪人改造。附条件的赦免主义在保留有罪判决的同时,帮助犯罪人回归社会,警示...查看全文

缓刑对三代犯罪的影响有哪些?

判过缓刑对第三代一般不会有影响。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被判缓刑后,会留下案底,即记录其过去犯罪行为的档案。在我国法律中,案底指的是有刑事犯罪前科的记录。然而,对于行为人的子女而言,他们想要从事军队工作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时,政审将无法...查看全文

缓刑的优缺点及对犯罪分子的影响

缓刑是对犯罪行为人宣告定罪后,暂不执行刑罚的措施。判处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对社区无不良影响、无再犯罪危险、有悔罪表现、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罪犯缓刑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对配偶今后公务员招录和征兵的政审有重大影响。家庭主要成员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的,都会影响政审结果。公检法和部队单位对家庭成员犯罪行为的要求更为严格,有犯罪记录或判刑记录的会直接影响政审结果...查看全文

缓刑对犯罪嫌疑人的职业影响

判缓刑对工作影响大,单位可辞退,但不必须。缓刑期需遵守规定,报告活动情况,离开需批准。从轻处罚情形包括年龄、从犯、紧急避险等。用人单位无义务保留违法职工岗位,政审通不过,影响未来就业。...查看全文

死缓限制减刑对罪犯的生死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对于重大刑事案件判定为死缓的犯罪分子,可以限制减刑一定的时间,最低服刑时间为二十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年的徒刑。...查看全文

评估判三缓五和实刑两年对罪犯的影响

实刑更重,判三缓五的刑罚相对轻。判三缓五指被判有期徒刑三年,有五年考验期,根据表现决定是否执行刑罚。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查看全文

罪犯被判缓刑后,对其子女的影响调查

犯罪分子即使被判缓刑,仍然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缓刑本质上也是刑罚的一种,犯罪分子会被留下案底,这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从事一些职业,如律师和法官等。此外,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也会受到政审的限制,因为缓刑是一种刑罚...查看全文

父亲犯罪被判缓刑对子女就业的影响

父亲判过缓刑对子女报考公务员影响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只对报考人本身做了条件的规定,父母对其影响不大。只有父母正在接受刑罚且报考人报考人民警察岗位才会受到影响,已过刑罚的不会有影响。...查看全文

假药犯罪对缓刑会不会有影响?

假药案有悔罪表现的可以判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查看全文

缓刑对于刑罚的影响

对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但只要在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有立功表现的前提下,可以减刑;而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查看全文

缓刑对子女的影响

法律分析:判缓刑对子女有影响,一般在参军或者考公务员时政治审查不利。缓刑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法院是可以附加适用缓刑的,需要确定缓刑的考验期。 按照《征兵政治审...查看全文

缓刑对公职的影响

缓刑不能保留公职,判缓刑的罪犯需要报告检查机关,但可以离开户口所在地。判两年缓刑两年不需要坐牢,但在缓刑考验期内需遵守相关义务。根据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如无新情况产生,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查看全文

缓刑对贷款的影响

个人贷款申请的核心要求包括:借款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境外自然人,贷款用途合法明确,贷款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借款人具备还款意愿和能力,信用状况良好且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以及符合贷款人的其他条件。...查看全文

前科对缓刑的影响

前科是否影响缓刑的主旨是:根据《刑法》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而非累犯可以适用缓刑。争取缓刑的关键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有确实的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为了争取缓刑,可以上法院申请,缓刑不需要交保证金,但需要...查看全文

缓刑判决是否影响罪犯的减刑?

缓刑考验期内,罪犯如无新罪或其他未判决罪行,原判刑罚不执行;如有新罪或未判决罪行,撤销缓刑,按法规执行前后罪行的刑罚;严重违反缓刑管理规定或法院禁令,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