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权责任问题研究

律师回答
摘要:职务侵占罪报案所需准备的材料和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方式。材料包括单位合法成立的文件、涉嫌人的身份证明以及侵占单位财产的依据和数额认定的依据。报案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根据刑法规定,侵占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以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根据相关规定,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数额以累计金额计算。
一、关于职务侵占罪报案所需准备的材料:
1. 提交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能够证明单位合法成立的文件。
2、提供能证明涉嫌人是在单位职工的身份证明,如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历表、两金(养老金、公积金)缴纳材料等。
3、涉嫌人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及数额认定的依据。如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帐单、财务账册中记载相关内容的帐页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职务侵占罪如何报案
直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就行。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当以累计金额计算。
延伸阅读
职务侵占罪谁有权报案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结语:报案人应提交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能够证明单位合法成立的文件,以及涉嫌人是在单位职工的身份证明和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及数额认定的依据等材料。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中也提供了相关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职务侵占罪定罪及数额问题研究

职务侵占罪量刑规定:根据数额大小确定量刑起点,数额较大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在五年至六年有期徒刑;基准刑可以根据数额等其他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行的证据不足问题研究

职务侵占的证据不足也可立案,但最终证据不足无法定罪。立案需满足两个条件:犯罪事实存在且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涉案人报案需提供单位成立证明、身份证明和侵占财产的相关证据。...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追诉时效问题研究

刑事犯罪都有追诉时效,职务侵占罪也不例外。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判刑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不同刑罚,追诉时效分别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如果超过追诉时效期限,除非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否则不再追诉。然而,如...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退赃利息计算问题研究

职务侵占罪退赃计利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造成单位财产损失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并要求支付利息。根据《刑法》第271条,侵占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对于国有单...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的报案权利归属问题

职务侵占报案应受理,属于公诉案件。报案人应向经侦部门说明来意,填写《报案表》,提供证据和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嫌疑人,有权报案或举报。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应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并移送主...查看全文

研究侵占罪既遂刑罚的适用问题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根据行为人的情节和数额大小,侵占罪的处罚有所不同。若数额较小,则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怎么追究责任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责任追究如下:本罪主体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实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怎么追究责任

法律分析: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管辖权问题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法律依...查看全文

刑法中职务侵占罪既遂研究

职务侵占罪的定罪量刑与犯罪结果相关,数额较大者可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可并处没收财产。侵占罪的未遂标准在于财产所有权是否转移,单位是否丧失对财物的控制。只有财产所有权发生转移且单位失去控制,方可认定为既遂罪。...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损失定罪问题研究

职务犯罪案件的处理应全面考虑犯罪事实、性质和情节,并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刑罚期限。同时,需综合考虑犯罪危害程度、社会损失等因素,确保刑罚既严肃又公正。对于轻微职务犯罪,可采取非刑罚或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行为侵权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精神病人侵权民事责任: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向基层法院申请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确定监护人的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也可由其他亲属、朋友或相关单位、居委会、村委员会担任监护人。...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的自诉问题

职务侵占罪是一种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属于公诉案件而不在自诉案件范围内。被害人对于轻微刑事案件有证据证明时,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向公安机关控告。然而,对于职务侵占罪等法律问题,仅仅依靠法条是不够的,实际情况...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追究职务侵占罪的责任?

收回扣一般构成职务侵占罪,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者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既遂的追究责任方式

职务侵占罪的责任规定是: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身份符合罪名要求,犯罪情节决定判罚。...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团伙量刑标准研究

职务侵占罪团伙量刑标准及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271条,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者处十...查看全文

职务犯罪追诉时效问题研究

刑事犯罪及职务犯罪都有追诉时效,根据法院最高判罚确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五年;最高刑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十年;最高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十五年;最高刑无期徒刑、死刑,追诉时效二十年。超过二十年需报...查看全文

民事法律处理职务侵占案件研究

职务侵占属于犯罪行为,刑事诉讼中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物质损失、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情况。...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法律分析:职务侵占罪要追究的刑事责任规定是: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判刑问题

职务侵占罪300万判刑标准:数额较大为6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为100万元以上。依法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第163条、271条,以及公司法第147条。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编造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己有,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