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双方签字后,只能说此时离婚协议书正式成立,但并不是就立即生效。离婚协议书的生效是附条件的,只有当双方当事人已经办理好了离婚登记手续之后,办理离婚的婚姻登记机构对其认可,并发给离婚证后,该离婚协议书才生效。
一、离婚协议常见纠纷有哪些
1、离婚协议签订了,但却没有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在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只有在离婚双方当事人解除婚姻关系后才能生效,如果没有拿到离婚证,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条件是不能必然生效的。离婚协议中的“协议”是附条件的,是以“离婚”为生效条件,若离了婚,协议内容有效;若还没有离婚,条件不成就,协议不能生效。可见,签订了离婚协议,不要以为以后拿到法院就可以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只能作为法院的参考。
2、很多离婚当事人在离婚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复商议,曾产生了多份离婚协议,虽然只有一份离婚协议在民政局备案,但这不影响其它离婚协议的有效性。
在民政局备案的离婚协议书中有约定,以该约定为准;如果在民政局备案的离婚协议没有约定到的内容,而之前的离婚协议书中有约定,之前的离婚协议的约定为有效,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若民政局离婚登记中的离婚协议没有约定,而之前的几份离婚协议中的约定又有矛盾的,以最后一份离婚协议书中的约定为准。如果在离婚后,又就原共同财产的处理或其它事宜再作出新的约定,以新的约定为准。
二、民法典私人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夫妻双方到婚姻登记处办完了离婚登记手续,领到离婚证后,私下写的离婚协议书才会开始生效。如果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书,并没有签字捺印,也没有办离婚登记,那该离婚协议书就没生效。即使起诉到法院,没生效的离婚协议书也只能起到参考作用,不会依据离婚协议书死亡内容进行判决。
三、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几年有效期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离婚后一直有效。当事人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在办理完成婚姻登记程序就生效。
离婚协议书在夫妻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然而,成立并不意味着协议生效。这是因为离婚协议内容以夫妻解除婚姻关系为生效前提。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当事人离婚应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进行离婚登记,离婚协议书是其中需要携带的文书材料。因此,离婚协议书只有双方在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相关的离婚登记手续后才能正式生效,而非签字后生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