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拒绝交通事故处理,如何解决?

律师回答
摘要: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若对方不愿意处理,可以通过起诉至法院来处理。在起诉前,应该先联系负责这起事故的交警,让他们出具相关材料,并将其提交给法院。如果对方在起诉后仍然拒绝配合,拒绝出庭,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如果出现一方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的情况,交警部门可以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向另一方当事人出具一个单方面的事故认定书,该车主可以据此向法院进行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若对方不愿意处理,可以通过起诉至法院来处理。在起诉前,应该先联系负责这起事故的交警,让他们出具相关材料,并将其提交给法院。如果对方在起诉后仍然拒绝配合,拒绝出庭,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
一、路人闯黄灯车辆伤人怎么处理
开车撞人的交通事故,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报警,由交警队现场进行勘察测量,如果伤者受伤严重,同时打120电话。
2、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
3、等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后可以取回自己的车辆和驾照。
4、等伤者出院后,双方到交警队的调解室进行赔偿的调解,同时也要让自己保险公司的人在场,以确定哪些费用可以由保险保险,哪些费用需要提供发票之类的证据。
5、根据确定的赔偿金额,在对方交给自己相关资料后,先把钱垫付给对方,让后拿资料去保险公司进行报销。一般伤人严重的话,交警队调解很难成功,这时候需要由受伤的起诉你和保险公司,由法院进行判决。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漏写财产损失
对于在处理交通事故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方当事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这样一个情况,交警部门可以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向另一方当事人出具一个单方面的事故认定书,该车主可以据此向法院进行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起诉之前所花费的一些修理费用,该方车主可以先行垫付,之后再通过诉讼向对方当事人进行追偿。如果他购买了其他的商业保险的话,也可以先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再由保险公司通过诉讼向对方车主进行追偿。
延伸阅读
交警判定对方全责,但是对方拖着不赔偿,怎么办
首先,公安交管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是当事人就民事损害赔偿问题向法院提交的重要证据。其次,可以起诉,侵权方和车辆的保险公司一起列为被告,保险公司在其承保的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的侵权方赔偿。再次,诉讼费由原告先行垫付,可以在起诉中要求被告承担,胜诉后法院会判决,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告不出庭,可以缺席判决。
结语: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若对方不愿意处理,可以通过起诉至法院来处理。在起诉前,应该先联系负责这起事故的交警,让他们出具相关材料,并将其提交给法院。如果对方在起诉后仍然拒绝配合,拒绝出庭,法院可以进行缺席判决。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漏写财产损失的情况,交警部门可以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规定,向另一方当事人出具一个单方面的事故认定书,该车主可以据此向法院进行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起诉之前所花费的一些修理费用,该方车主可以先行垫付,之后再通过诉讼向对方当事人进行追偿。如果他购买了其他的商业保险的话,也可以先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再由保险公司通过诉讼向对方车主进行追偿。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对方拒绝露面,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可以起诉解决。首先找交警出具事故证明,然后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方不出庭,可要求强制执行并冻结其银行账户。交通事故处理时限为10日内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有争议时,可在收到认定书后10日内申请调解。受害人应...查看全文

对方拒绝签交通事故认定书如何解决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签字与否不影响索赔,当事人可在三日内向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申请复核。复核申请需在五日内受理,除特定情况外。对认定不服应尽早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绝支付赔偿,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后的损害赔偿争议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两种方式解决,没有先后顺序。交警部门会介入调查并出具责任认定文书,调解书应确定赔偿方式及期限。如果对方不配合赔付责任,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如何解决?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时,可以找负责事故的交警处理,出具认定书后起诉,胜诉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事故赔偿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偿,有过错的一方负责赔偿,双方有过错按比例分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无过...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判决后对方拒绝履行,如何应对?

交通事故判决后对方不执行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携带裁定书及身份证到法院申请执行,交纳费用后,法院进入执行程序,采取必要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如被执行人无力履行,执行可中止或终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根据刑法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解决交通事故中对方拒绝赔偿的方法

交通事故拒赔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证据包括医疗费、误工证明、鉴定报告、交通费票据等。根据法律,可先请求公安机关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起诉需递交起诉状和副本。...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绝赔偿,如何应对?

交通事故对方拒绝赔偿,可通过交警调解或起诉解决,也可申请保险公司代位追偿。具体情况包括交警调解、起诉流程和向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协商解决,报警并向交通部门求助,最后可申请保险公司赔偿,但需遵守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该如何解决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该的解决办法:_x000D_ 1、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_x000D_ 2、当事人还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对方拒绝赔偿费用的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后对方拒绝赔偿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处理,如何应对?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可报警出具认定书,要求保险支付费用,向法院提起诉讼。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原则为:当事人有违章行为、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决定责任大小。...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当事人拒绝配合处理,如何应对?

轻微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可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诉。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三个原则:当事人有违章行为、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决定责任。...查看全文

应对交通事故对方当事人拒绝处理的方法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可找交警出具认定书,起诉胜诉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争议应在收到认定书后10日内提出调解申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在10日内制作认定书,逃逸案件应在查获后10日内制作。死亡事故前需公开调查并保护...查看全文

对方全责交通事故,未处理如何解决?

交通事故的主旨是:根据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当事人可以起诉对方不来处理的情况。交通事故的引发因素包括客观因素、车况不佳、疏忽大意、操作失误、违反规定和睡眠障碍导致。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确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肇事方拒绝承担医疗费用,如何解决?

交通事故肇事方不肯垫付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或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及时支付或垫付抢救费用,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若肇事方不愿预付,被害人可先自行垫付并通过法律手段追偿,但法律并未规定肇事方有先行垫付的义务。...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绝调解怎么办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不接受调解,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绝调解怎么办?

律师分析: 交通事故不接受调解,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对方拒绝赔偿,如何应对?

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私了,但对方反悔,可以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交通事故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法律知识、平等协商和达成调解协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当事人还可以请求...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就医,如何处理?

如何处理交通事故理赔:与伤者沟通,告知治疗结束尽早出院并办理理赔事宜;若伤者不出院,可拒付住院费;找交警调解;若调解无果,可起诉并提交相关证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意去处理如何解决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意去处理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及时制作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配合处理,如何应对?

交通事故对方不愿处理时,可起诉至法院。先找交警出具事故材料,提交法院。对方不配合,法院可进行缺席判决。法院可询问到庭方、核对证据、听取意见,查清事实后作出缺席判决,具有法律效力。(97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