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据此,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撤销权的行使时间,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否则也会丧失撤销权。所以,被他人打成残疾,赠与他人的手机可以要回。
被他人伤害伤残赔偿标准
依据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他人殴打造成人身损害的,赔偿的标准依据受害人出现的伤害情况而定,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发不雅照侵犯他人隐私要如何罚
发不雅照侵犯他人隐私,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明确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相关法律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直播期间辱骂他人犯法吗
直播期间辱骂他人是否犯法需要视情况而定:
1、根据法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属于违法行为不是犯法,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直播期间辱骂他人构成法律规定的侮辱罪或寻衅滋事罪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属于犯法。主播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法律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侮辱罪与诽谤罪区别如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侮辱罪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诽谤罪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2、犯罪手段是不同。 侮辱罪是公然进行的,包括可能使用的暴力;而诽谤罪只能以言语、文字方式来进行的。侮辱罪不需要有捏造事实的过程,有公然侮辱的行为,而诽谤罪必须有捏造他人事实,并公开扩散两个行为。
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侮辱罪。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假冒他人专利指的是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假冒他人专利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其专利标记的行为。
在网上辱骂他人违法吗?
在网上辱骂他人违法。
在网上辱骂他人,不仅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更是对他人名誉的破坏,不但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还有可能受到公安部门的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网上辱骂他人的法律后果具体如下:
一、民事责任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民法典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例如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二、治安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
1、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以下情形:手段恶劣的,如当众将粪便塞入他人口中等;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的等。
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如果遭遇他人的公然侮辱,情节严重,自认为对方已涉嫌侵权或犯罪,应第一时间保留相关证据。
如果认为行为人已涉嫌侮辱罪,可通过自诉方式救济,到侵害行为发生地所在法院提起自诉。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2、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