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法院将问哪些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法庭庭审程序包括确认当事人身份信息,陈述诉讼请求,发布意见,询问夫妻关系及离婚原因,举证质证,法官提问,辩论意见,最后称述,闭庭签字,等待法院判决。
1、法官首先会询问原告、被告双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和代理人信息;
2、核对身份信息以后,法官会要求原告当庭陈述一下诉讼请求;
3、之后,会要求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发布意见。
4、回答完上述问题以后,法院会进行询问,一般是询问原告方,把夫妻双方从认识到恋爱,登记结婚的时间点大致问一下,然后会询问离婚的原因是什么;
还会询问被告的意见,对于原告所述是否属实,如果不属实,那么情况是什么样的。
5、之后,法官会要求原告方先进行举证,然后也会让被告对证据发表质证意见,是否认可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然后被告开始举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
6、对事实问题,法院提问,同时原告和被告可以互相发问。
7、事实调查完毕以后,法官归纳争议焦点,原告、被告双方围绕争议焦点,发布辩论意见。
8、最后称述。
闭庭,笔录签字,庭审结束。
9、回去等候法院判决。
延伸阅读
离婚诉讼中,法院的审问范围和问题内容是什么?
在离婚诉讼中,法院的审问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以确保公正和全面的审理。法院通常会询问双方当事人的婚姻状况、婚姻关系的破裂原因、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关于婚姻状况,法院可能会询问婚姻登记、婚姻生活、夫妻关系是否存在重大矛盾等。对于婚姻关系的破裂原因,法院可能会询问双方的争议点、不和谐的行为、家庭暴力等情况。在财产分配方面,法院可能会询问双方的财产情况、财产来源、共同财产的归属等。至于子女抚养问题,法院可能会询问子女的生活环境、抚养权归属、监护权等事项。总之,法院的审问范围和问题内容旨在全面了解双方的情况,以便作出公正的离婚判决。
结语:在离婚诉讼中,法院通过询问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诉讼请求、意见等,对婚姻状况、破裂原因、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全面审查。法官会进行举证、质证、提问等环节,确保争议焦点明确,双方发表辩论意见。最后,法院进行称述,闭庭并签字,庭审结束。这一过程旨在保证公正、全面审理,为离婚判决提供充分的依据。双方需等待法院判决,以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
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一百四十四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在中国法院离婚诉讼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我国法院判离婚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误杀在我国应该怎么判? 如果是失手将对方误伤致死,构成过失致人...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庭审中法官通常会问哪些问题?

法官在离婚诉讼中询问夫妻双方的相识、婚姻状况、感情变化、矛盾解决、子女抚养等情况,并质证证据,确保全面了解双方的意见和要求,以作出公正判决。...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法律分析:诉讼离婚中要注意的问题:一、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管辖;二、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调解;三、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证据;四、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判决与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律师分析: 诉讼离婚中要注意的问题:一、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管辖;二、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调解;三、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证据;四、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判决与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法律解析: 诉讼离婚中要注意的问题:一、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管辖;二、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调解;三、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证据;四、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判决与上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时法官会问哪些问题?诉讼离婚注意事项

本文讲述了离婚诉讼的流程和关键环节。离婚案件中,夫妻感情、孩子抚养和财产债务等问题会被法官问及。当事人需要准备相关问题的回答,以便法官做出判断。同时,法官在开庭审理时不会对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发问,因此当事人需要重视每一个问题。北京专...查看全文

第二次离婚诉讼时,法官会问哪些问题?

第2次起诉离婚,法官会问双方的认识、感情、婚姻状况、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二次离婚起诉法院应在7天内受理,但需符合起诉条件。第二次诉讼离婚是否判离,取决于是否有新证据证明感情破裂,如重婚、家暴、赌博等情形。若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一般诉讼离婚开庭会问哪些问题

开庭前,法官会强调开庭纪律,不允许随便说话,不能录音录像。1、法官首先询问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出生日期、当事人身份信息和代理人信息;2、法官核对身份信息后,会要求原告当庭说明诉讼请求;3、之后,被...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的撤诉问题

离婚案件的撤诉程序及注意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人民法院会根据申请人的身份、自愿性、合法性以及撤诉时机等因素进行裁定。撤诉申请必须在宣判前提出,一旦被裁定准予撤诉,诉讼...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的上诉问题

《民法典》规定:离婚上诉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判决不准离婚且无新情况的再次起诉,原告撤诉且无新情况的再次起诉;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出离婚。...查看全文

诉讼离婚有哪些期限问题

法律分析:诉讼离婚有如下期限问题:_x000D_ 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无法定事由,不得提出离婚;_x000D_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

离婚诉讼的管辖原则是根据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但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则由原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夫妻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则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法院管辖,如无经常居住地则由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辖。...查看全文

女方离婚案件开庭,法官将问哪些问题?

开庭前的纪律要求及开庭程序:法官核对当事人身份,原告称述诉讼请求,包括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被告发表意见,是否同意离婚及对其他请求的看法;法官询问夫妻关系起源、婚姻状况、离婚原因及其他问题。...查看全文

离婚的时候诉讼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诉讼离婚中要注意的问题:一、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管辖;二、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调解;三、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证据;四、离婚诉讼注意问题之判决与上诉。一、怀孕怎么离婚...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离婚诉讼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1、诉讼离婚具有法定的必要条件,即感情确实破裂,调解无效;2、在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在处理纠纷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审查当事人提出的离婚请求和理由,是否准予离婚,取决于人民法院依...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法律分析:离婚诉讼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有:1、如何请求离婚损害赔偿;2、一方转移彩礼怎么应对。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律师分析: 离婚诉讼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有:1、如何请求离婚损害赔偿;2、一方转移彩礼怎么应对。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查看全文

调解前的离婚诉讼中,调解员会询问哪些问题?

没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是跟案件相关的问题。法院调解程序,就是法院收到材料、调解员通知调解、进行调解、成功则法院出具调解书,失败则案件移交立案庭正式立案。法院立案后开庭前也会再次询问双方是否愿意接受法院调解。 离婚纠纷诉前需要调解吗 ...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的费用问题

离婚官司的主旨是:离婚官司涉及到诉讼费和律师费,原告需要预交诉讼费,律师费由个人承担,可以请求判决被告承担。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财产案件的诉讼费按照金额比例交纳,非财产案件有具体标准。败诉方需要承担诉讼费,胜诉方自愿承担除外...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的债务问题

离婚后的债务应由夫妻共同偿还,若一方能证明债务为个人债务,可由其个人财产偿还。离婚前的债务一般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仍需承担偿还义务。夫妻可协商分割债务,但协议不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夫妻可约定婚姻期间财产归属,约定具有约束...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