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具体情况包括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等,以及达到一定数量标准的炸药、发射药、黑火药等。如果拒不交出或发生爆炸或燃烧情况,也将受到惩罚。但如果主动交出全部数量,可能不会被判刑。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携带枪支或者手榴弹的;(二)携带爆炸装置的;(三)携带炸药、发射药、黑火药五百克以上或者烟火药一千克以上、雷管二十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二十米以上的;(四)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者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五)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人非法携带本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携带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不以犯罪论处。
延伸阅读
非法携带枪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及其法律适用范围
非法携带枪支罪既遂的定罪标准是指在非法携带枪支的行为已经实际发生并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过司法程序判定被告人为罪行既遂。具体的定罪标准可能因地区和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非法携带的枪支种类、数量和性质;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目的;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是否有他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非法携带枪支罪既遂的法律适用范围通常涵盖刑法、治安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判决。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公平地判决罪行既遂的非法携带枪支案件。
结语:非法携带枪支、爆炸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具体定罪标准包括携带物品的种类、数量和性质,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目的,以及对公共安全的实际危害程度等因素。司法实践中,法官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对非法携带枪支罪既遂案件的公正、公平判决。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保护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2015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国家严格管制枪支。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规定持有、制造(包括变造、装配)、买卖、运输、出租、出借枪支。
国家严厉惩处违反枪支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枪支管理的行为有检举的义务。国家对检举人给予保护,对检举违反枪支管理犯罪活动有功的人员,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第二十条 领馆和领馆成员携带自用的枪支、子弹入出境,必须经中国政府批准,并且按照中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定刑标准?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定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查看全文

刑法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判罪标准?

刑法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非法携带枪支以火药或压缩气体为动力的军用或非军用枪支,情节严重者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这一标准已经在刑法中明确规定。...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怎么判?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判刑规则:犯本罪既遂的,应由法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危害的是不特定人和物,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的管理办法。法...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几年?

行为人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属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进入了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一达到情节严重,即可构成本罪,其并不以造成实际危害后果为构成必要。...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多久?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判多久?

非法携带枪支等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判处管制。...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处罚: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的规定,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怎么量刑?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量刑:依据我国《刑法》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相关规定,构成本罪既遂的,应由法院依法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查看全文

刑法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标准?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的规定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查看全文

刑法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标准?

法律分析:刑法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标准:行为人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属行为犯,只要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进入了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一达到情节严...查看全文

刑法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定罪标准?

法律解析: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的规定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如何判刑?

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属于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处罚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如何量刑?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应这样量刑: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如何判刑?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判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行为人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且情节严重,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立案标准包括携带具有杀伤性枪支、爆炸装置等...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判刑: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的规定,携带枪支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查看全文

中国对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罪的立案标准为,携带管制刀具二十把以上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拒不交出,或者用来进行违法活动尚未构...查看全文

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携带枪支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危险犯,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了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只要出现危及公共安全的危险就构成既遂。其中携带的数量达到...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