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律师回答

保证人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只要保证人承担了代偿就有权进行追偿;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七百条【保证人追偿权】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1、一般情况下,保证人提供保证,是根据主债务人的委托而进行的,双方之间通常签有协议,因此相互间的法律关系为委托关系,保证人可以根据双方间的协议以及关于委托的法律规定向主债务人进行追偿。在委托关系中,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该费用及其利息,保证人以自己的财产对主债权人进行清偿并使得主债务人免责,构成了必要费用之支出,当然有权对主债务人请求返还。
2、如果保证人提供保证未经主债务人委托而进行,双方间的法律关系应为无因管理或准无因管理,保证人虽然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清偿主债务,但其清偿行为使主债务人免责即主债务人从中受益,根据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保证人可以要求主债务人支付必要的费用支出。
其次,除依据双方间法律关系享有对主债务人的追偿权外,保证人还可以根据代位求偿权的一般民法原则向主债务人进行追偿。代位权属于法律上的债权转移,无论是否经过主债务人同意,保证人对主债权人进行清偿后,主债权人的权利在清偿的范围内转移给了保证人,保证人享有主债权人的权利,可以要求主债务人偿还。
综合上面所说的,保证人在债权债务的关系中负有连带的责任,只要债务人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就会由保证人来进行承担,但只要保证人进行代偿了之后那么就有权利向债务人进行追偿,而对于追偿的金额一般是需要按支付的金额来要求的。
一、《民法典》有关担保和抵押责任的规定
第六百九十三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四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第六百九十五条
债权人和债务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协商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内容,减轻债务的,保证人仍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加重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债权人和债务人变更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履行期限,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不受影响。
第六百九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
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七条
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
第六百九十八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向债权人提供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的,保证人在其提供可供执行财产的价值范围内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九十九条
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第七百条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代偿后的追偿权是指代偿人可以代替债权人行使追偿权,向欠款人追回债务,同时代偿人也具有债权人的地位。这种情形下,代偿人必须遵守代偿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规定,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代偿人在行使追偿权时,必须优先考虑债权人...查看全文

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代偿后的追偿权是指代偿人可以代替债权人行使追偿权,向欠款人追回债务,同时代偿人也具有债权人的地位。这种情形下,代偿人必须遵守代偿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规定,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代偿人在行使追偿权时,必须优先考虑债权人...查看全文

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保证人代偿后有权追偿,可享债权人权利,不得损害债权人利益。根据《民法典》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在承担责任的范围内,可向债务人追偿。...查看全文

保证人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一、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700条的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理论上将保证人的这种权利称之为保证人追偿权,《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是明确赋予保证人的。至于物上...查看全文

保证人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一、保证人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查看全文

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保证人代偿后有权追偿,法律依据为《民法典》,保证人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查看全文

代偿后的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保证人代偿后有权追偿,根据《民法典》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可在其责任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但不得损害债权人利益。...查看全文

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在债务关系中,债权人通常会首先向债务人索赔,但如果债务人无力履行或者不存在,则债权人需要考虑寻求其他方式实现其权益。此时,就需要依法行使追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担保人、连带责任人、监...查看全文

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 在债务关系中,债权人通常会首先向债务人索赔,但如果债务人无力履行或者不存在,则债权人需要考虑寻求其他方式实现其权益。此时,就需要依法行使追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担保人、连带责任人、监...查看全文

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在债务关系中,债权人通常会首先向债务人索赔,但如果债务人无力履行或者不存在,则债权人需要考虑寻求其他方式实现其权益。此时,就需要依法行使追偿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担保人、连带责任人、监...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代位追偿的条件是: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投保了车损险,事故责任明确且有第三责任方,被保险人未放弃索赔权。四种情况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代位追偿:第三责任方拒赔或无力赔偿、故意拖延赔偿、拒签责任认定书、第三者逃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查看全文

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代位求偿权是法律赋予保险公司的权益,代位求偿制度的目的是维护保险的补偿原则、避免道德风险,同时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保险代位的理论依据通常解释为:1、不能让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取得额外的利益;2、不能让有过错的第三者...查看全文

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代位求偿权是法律赋予保险公司的权益,代位求偿制度的目的是维护保险的补偿原则、避免道德风险,同时体现社会公平原则。. 保险代位的理论依据通常解释为:1、不能让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取得额外的利益;2、不能让有过错的第三者逃避他...查看全文

代位权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法律分析:代位权的法律依据有《民法典》,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导致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无法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查看全文

行使追偿权的法律依据

行使追偿权的法律依据:【生产者和销售者对有过错第三人的追偿权】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查看全文

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依据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前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被...查看全文

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前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查看全文

代位追偿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保证人代偿后的追偿权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和第六百八十六条。根据法律规定,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在其保证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并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查看全文

保险法中的追偿权纠纷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一、保险法中的追偿权纠纷法律依据1、《保险法》第六十一条: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查看全文

高空坠物侵权人赔偿后追偿的依据是哪些

法律分析:我国现行的高空坠物责任承担法都尚且不够完善,也正是在难以确认侵权人的情况下才通过举证倒置的原则实行连坐法,所以在对被侵权人进行了赔偿以后的追偿问题并没有任何明确的法律规定。因为在我国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虽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