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包括因工受伤脑出血和因工死亡。受伤者可获得药费、住院费和误工费等赔偿,死者的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比例发放,不得高于死者工资。工亡补助金标准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突发脑溢血但未死亡者不算工伤。
上班时因工作受伤脑出血的,属于工伤,用人单位给予其药费、住院费以及误工费等赔偿。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突发脑溢血,没有死亡的,不属于工伤。
延伸阅读
脑出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如何解决?
脑出血引发的医疗纠纷是一种复杂的问题,解决这类纠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赔偿途径。其次,他们可以向相关的医疗机构或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并提供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证据支持。此外,调解或仲裁也是解决医疗纠纷的一种方式,通过第三方的介入来协调双方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最后,如果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受害者可以选择起诉,通过法院审理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总之,解决脑出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协商谈判,以确保受害者得到公正的赔偿和解决方案。
结语:针对工伤赔偿和医疗纠纷,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受害者可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权益和赔偿途径。向医疗机构或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并提供医疗记录和证据支持。调解或仲裁也是解决纠纷的方式,通过第三方协调双方达成解决方案。如无法协商,可选择起诉,通过法院审理争取公正赔偿。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协商谈判,确保受害者获得公正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脑出血患者如何通过劳动合同法获得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如果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或48小时内无法抢救有效,可视为工伤,获得工伤赔偿和生活补助金。工伤死亡还可获得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查看全文

突发脑梗死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医疗事故鉴定费支付责任取决于事故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需协商预缴费用。若确认为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支付费用;若不属于医疗事故,提出争议申请的当事人支付费用。...查看全文

脑瘫患者如何获得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导致脑瘫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残疾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医疗费按实际费用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和地区生活费计算,残疾用具费根据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查看全文

脑出血患者如何进行职业病赔偿?

突发脑出血导致工作时间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被视为工伤,按工伤保险条例赔偿。未缴纳保险的雇主需承担赔偿责任。若不符合条件,按医疗保险规定进行治疗。...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导致脑出血,患者可获多少赔偿?

交通事故导致脑出血的赔偿金额取决于伤残等级鉴定结果。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可委托律师事务所或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合理费用。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程序由资质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出具...查看全文

肝癌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患病被解雇的劳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和第47条规定,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条件包括被用人单位依法无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等。此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得到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查看全文

骨折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费。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持续误工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固定收入者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者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无证明者可参照当地行业平均工资。...查看全文

患者如何获得医疗赔偿?

根据《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条,医疗机构应赔偿患者因治疗和康复所需的合理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同时还应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查看全文

神经受伤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明确,赔偿数额可计算。患者不能随意要求赔偿,赔偿方也不能拒赔或少赔。赔偿应考虑责任程度、疾病、事故等级等因素。争议可协商解决,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提起民事诉讼。(75字)...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如何获得误工赔偿?

受伤住院误工费的赔偿: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误工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计算,无法证明平均收入则按照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计算。...查看全文

骨折患者如何获得工伤赔偿?

劳动者因工负伤,建议在伤情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作为赔偿依据。无伤残等级的骨折工伤仍需支付医疗费、康复费、交通食宿费、生活护理费和停工留薪期工资。...查看全文

腰椎骨折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同时还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残疾赔偿金等。具体数额的计算需根据相关证据,如医疗费用票据、交通费用票据、误工证明、残疾鉴定等。...查看全文

患者如何获得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金额根据不同项目和医疗事故发生地的标准计算,如医疗费按照治疗费用计算,误工费按照收...查看全文

患者如何获得医疗纠纷赔偿?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5条,医疗纠纷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查看全文

工伤瘫痪患者如何获得赔偿?

工伤致下体丧失劳动能力,需要进行伤残鉴定。单位需终身抚养,若一次性结清赔偿费,考虑家庭情况、户口、婚姻状况等因素,赔偿金额将更高。国家有相关规定。...查看全文

工作中出现脑出血如何得到赔偿?

上班时出现脑出血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工伤后根据受伤情况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给予相应赔偿。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查看全文

脑出血患者脑损伤等级鉴定

交通事故颅内出血伤残几级及鉴定程序。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以事故直接损伤或因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根据受害者损伤程度定级。伤残鉴定需治疗终结或出院半年后进行,否则鉴定机构不予受理。可委托律师事务所或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查看全文

工伤患者如何获得误工费赔偿?

误工费的确定与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有关,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对于因受伤致残而持续误工的当事人,可以计算到定残日前一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领取误工费的年龄没有严格限制,只要因工伤导致误工收入减少,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限...查看全文

骨折患者如何获得误工费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决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实际减...查看全文

脑出血患者可以离婚吗?

脑出血病人离婚可以给离。但脑出血病人如果是被认定为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一般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除非是脑出血病人在神志清醒,能够完全辨认自行行为的时候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也可以与其配偶办理协议离婚。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