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有犯罪事实,是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职务侵占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什么时候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从法条上可见,职务侵占罪在数额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而参照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解释,在数额较大上规定了"5000-20210元"的选择幅度,在数额巨大上,把10万元作为数额巨大的起点,而且各地区不同,具体的数额还会有差异。发达区数额较大的就是10万左右,一般为2-3年有期徒刑。
行政诉讼立案要符合什么要求
行政诉讼立案要符合下列要求:
1、提起行政诉讼的只能是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
4、符合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机关套取财政资金立案标准是什么
《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 (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第二十条,单位和个人有本条例规定的财政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构成犯罪,可能是贪污、挪用等。
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立案标准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本罪是行为犯,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应当立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