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上报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律师回答
摘要: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应及时补报。安全事故处理包括报告阶段、调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其中事故调查由政府或授权部门组织进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由国务院或授权部门组织调查,而重大、较大、一般事故由相应级别的政府负责调查。
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久
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二、安全事故处理流程
1.事故报告阶段。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在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安监部门或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会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2.事故调查阶段。事故调查由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授权、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组由人民政府、安监、主管部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视情况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
3.事故处理阶段。事故调查与事故处理,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工作。事故处理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事故调查的结论,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落实防范重复事故发生的措施,贯彻“四不放过”原则的要求。
三、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由谁调查
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并且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应及时补报。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包括事故报告阶段、事故调查阶段和事故处理阶段,其中事故调查和处理是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的工作。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根据不同级别的事故,相应的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负责调查。在处理事故时,要根据调查结论,依法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范重复事故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四章 核事故应急 第六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核设施营运单位等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和授权,组织开展核事故后的恢复行动、损失评估等工作。
核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负责实施。
核事故场外应急行动的调查处理,由国务院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负责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二章 核设施安全 第二十三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地质、地震、气象、水文、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在满足核安全技术评价要求的前提下,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核设施选址安全分析报告,经审查符合核安全要求后,取得核设施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三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核事故,是指核设施内的核燃料、放射性产物、放射性废物或者运入运出核设施的核材料所发生的放射性、毒害性、爆炸性或者其他危害性事故,或者一系列事故。
纵深防御,是指通过设定一系列递进并且独立的防护、缓解措施或者实物屏障,防止核事故发生,减轻核事故后果。
核设施营运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或者持有核设施安全许可证,可以经营和运行核设施的单位。
核安全设备,是指在核设施中使用的执行核安全功能的设备,包括核安全机械设备和核安全电气设备。
乏燃料,是指在反应堆堆芯内受过辐照并从堆芯永久卸出的核燃料。
停闭,是指核设施已经停止运行,并且不再启动。
退役,是指采取去污、拆除和清除等措施,使核设施不再使用的场所或者设备的辐射剂量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经验反馈,是指对核设施的事件、质量问题和良好实践等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评价、分析、处理和分发,总结推广良好实践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和问题重复发生。
托运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将托运货物提交运输并获得批准的单位。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久

法律分析: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长1、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查看全文

工伤事故上报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工伤事故需在30天内申请认定,否则劳动者可在一年内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或其他劳动关系证明、诊断证明及病历复印件。单位未及时申请认定,相关费用由单位承担。...查看全文

安全事故上报时效是多久

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长 1、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报案时间限制是多久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报案没有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查看全文

安全事故举报时间期限

交通事故报案时间限制是多久 一、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查看全文

死亡上报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开具死亡证明书后七天内。死亡证明是指:死于医疗卫生单位的,凭死亡医学证明;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凭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查看全文

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查看全文

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

法律分析: 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查看全文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时限要求

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长 1、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查看全文

安全事故报送时间

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长 1、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查看全文

安全事故死亡多久上报的规定

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长 1、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查看全文

事故发生后上报时间限制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应上报,未报警现场撤除后再报警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记录并在3天内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如核查确认存在事故,受案登记表应制作;如无法证明或不属于交通管理部门管辖,应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查看全文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上报时间

工地发生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怎么规定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以下由我为大家具体解答该问题,并带您了解“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后的处理规定”和“安全事故处理流程”等相关拓展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时间规定

法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时间规定是每次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查看全文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时间规定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时间规定是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其报告的内容包括了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简要经过、采取的措施等。     &...查看全文

安全生产发生事故后多长时间上报

一、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是多长 1、一般安全事故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依据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查看全文

不报案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打架行为需要在6个月内报案才有效,否则无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未被发现,不再处罚。派出所办案流程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派出所可以决定警告和500元以下罚款。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送拘留所...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间限制一般是十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间限制是多久

法律解析: 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期限为十日。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报案时间限制是多久?

犯罪行为发生后一定时间内可以报案追诉,不同刑期有不同的时效限制;但对于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行为,可以延长追诉时效。任何人都有权利举报犯罪行为,这也是公民的义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