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高息连带责任会判刑吗

律师回答
摘要:民法典中高息连带责任不会判刑,但超过法定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案件需提供债权凭证,借据无债权人也可提起诉讼。法院支持按合同约定支付利息,除非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借贷式诈骗与民间借贷区别在于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和对借款态度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方式,不考虑归还财物。民间借贷则具有归还借款能力,用于合法收益以保障归还。
一、民法典中高息连带责任会判刑吗
进行借贷时,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律规定的,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时,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判刑。但是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二、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的区别
(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
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而正常的借贷人在借款时却具有归还的意思,往往只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债务不能及时归还。
(二)行为人采取的方式不同
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自已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而正常借贷中,借款人往往会如实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采用欺骗的方法。
(三)行为人对借款的态度不同
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而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本身具有归还借款的能力,或者将借款用于可产生合法收益的途径,以保障归还借款。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规定,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一般不会判刑。民间借贷与借贷式诈骗的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采取的方式以及对借款的态度不同。诈骗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不考虑归还财物,而正常的借贷人则具有归还的意图,如实告知借款用途,并保障归还借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15修正):第十二章 基金行业协会 第一百一十一条 基金行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有关证券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三)制定和实施行业自律规则,监督、检查会员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对违反自律规则和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四)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考试、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
(五)提供会员服务,组织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创新,开展行业宣传和投资人教育活动;
(六)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基金业务纠纷进行调解;
(七)依法办理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登记、备案;
(八)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代理国务院财政部门向各金融机构组织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高息连带责任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高息连带责任在民法典中不会判刑,但超过法定利率不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案件需要提供相关债权凭证,无债权人资格则驳回起诉。民间借贷与借贷式诈骗的区别在于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和对待借款的态度不同。诈骗人具有非法占有意图,采用虚构手段,不考...查看全文

连带责任会判刑吗?

法律解析: 从连带责任的属性上属于民事责任,不是刑事责任,没有刑事责任后果。但因为履行民事责任过程中出现了法定情形与后果时也可能引发刑事责任,比如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如果有拒不执行,...查看全文

连带责任会判刑吗

从连带责任的属性上属于民事责任,不是刑事责任,没有刑事责任后果。但因为履行民事责任过程中出现了法定情形与后果时也可能引发刑事责任,比如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如果有拒不执行,藏匿财产等行...查看全文

连带责任会判刑吗?

律师分析: 从连带责任的属性上属于民事责任,不是刑事责任,没有刑事责任后果。但因为履行民事责任过程中出现了法定情形与后果时也可能引发刑事责任,比如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如果有拒不执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企业担保负连带责任吗

企业担保是否负连带责任,取决于企业与债权人的约定。如果约定承担连带责任,则需对债务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民法典规定,若未约定保证方式,一般应承担保证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共同喝酒有连带责任吗

法律分析:有连带责任。 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下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追偿权都有连带责任吗

民法典中并非所有追偿权都有连带责任。例如,担保物权的担保人在偿还债务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以担保财产价值为限。保证人的追偿权范围包括清偿的债权金额及利息,但限于主债务人所受利益。在无因管理的情况下,保证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管理事务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共同喝酒有连带责任吗

法律分析:有连带责任。 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亲朋好友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下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夫妻关系有连带责任吗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夫妻关系有连带责任吗民法典中,在一定情形下夫妻关系有连带责任。如果此债务是双方签订的,或一方签订的债务,而另一方追认的情况下,此债务属于夫妻双方共同债务,离婚后,妻子是需要承担还款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车主连带责任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后,车主和驾驶者不是同一人的,如果车主在交通事故中有过错的,要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适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查看全文

民法典喝酒连带责任

酒后交通事故的连带责任划分及酒驾的处罚措施。酒驾者不仅要承担事故责任,还可能连带责任由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酒后驾驶机动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驾驶证暂扣、罚款、拘留和吊销驾驶证等。饮酒...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选任过失要承担连带责任吗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中选任过失要承担连带责任吗如果定作人因选任过失,致使承揽人自身或者对第三人人身造成损害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条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查看全文

连带责任会判刑嘛?

律师解答: 从连带责任的属性上属于民事责任,不是刑事责任,没有刑事责任后果。但因为履行民事责任过程中出现了法定情形与后果时也可能引发刑事责任,比如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确实没有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如果有拒不执行,...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连带责任的八种情形

连带责任的主旨是:连带责任的情形包括合同约定、债权人与多名债务人约定、股东滥用公司法人地位等。权利人可以要求部分或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时平均分担。实际承担超过份额的连带责任人可以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担保公司注销还会有连带责任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般情况下,公司注销后不再承担连带责任,但必须经过合法的清算和注销程序,公司及清算主体才能免除相关的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连带责任可以限定期限吗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和保证人可约定保证期限,但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同时届满视为无效;未约定或不明确的,保证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六个月。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时可限定期限,超过期限后不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担保人妻子的连带责任吗

夫妻一方为他人提供担保不会使配偶自动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双方共同签名或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承担的债务。个人签名的债务属于个人债务,不是夫妻债务。保证的方式...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担保人妻子的连带责任吗

担保人提供担保,妻子不需承担责任。债务人未偿还,债权人可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现行法律未规定夫妻须共同承担担保责任。...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多车相撞适用连带责任吗

多车相撞是否适用连带责任,需要具体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损害,当事人可以请求多个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或按份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2023民法典中打架赔偿有连带责任吗

民法典中打架赔偿有连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8条和第1170条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或危险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连带责任。一般打架致人轻伤的赔偿项目包括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护理费、财产损失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