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能否取保候审?

律师回答
摘要:精神病人是否能取保候审与其犯罪行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相关,而与是否为精神病人无必然联系。根据中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正常时期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取保候审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轻重等因素。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会留下案底,但只有经法院判决才会定罪处罚。以上是关于精神病人取保候审的法律知识。
是否能够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是否精神病人没有必然联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除此之外,精神病人犯罪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至于能否取保候审,还要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轻重等综合判断,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否则不能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会留有案底吗?会留下案底,但是如果经过法院依法判决的,是会留下案底的。另外,即使没有判决,只是被拘留就有拘留证明和释放证明,同样会记入档案里。由于取保候审仅仅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此时还不能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犯罪事实,因此还不能对其定罪处罚,也就不会留有案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以上是关于精神病可以取保候审吗?的法律知识,您学会了吗?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精神病人在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是否能够取保候审取决于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是否精神病人没有必然联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并不会留下案底,只有经过法院依法判决后才会留下案底。希望以上法律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能否通过精神病患者取保候审?

精神病人可以取保候审,只要符合条件。取保候审期间需遵守规定:不离开所在地、及时报告变动、配合传讯、不干扰证人作证、不毁灭证据。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可要求限制特定行为,如不进入特定场所、不会见特定人员、不从事特定活动、交出证件。...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能否取保候审?

精神病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考虑其病情严重程度、行为表现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需遵守法律规定保障精神病人权益。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除刑事责任,病情控制后仍需承担法律责任。...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是否能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精神病人能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只要满足犯罪嫌疑人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或者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条件,不管是不是精神病人,都可以取保候审。法律依...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离婚

本文讲述了离婚的相关规定和程序。离婚双方需要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如果双方愿意,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诉讼离婚。对于起诉离婚,需要原告准备起诉书、结婚证、夫妻感情破裂的相关证据等材料,去法院起诉离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结婚

1950年曾规定,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禁止结婚,1980年民法典取消了这种提法。 但很多宣传材料在解释“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时候,仍援引‘精神失常未经治愈’一语,把它囊括在‘真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之中。...查看全文

心脏病患者能否办理取保候审?

犯罪嫌疑人有心脏病可办理取保候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查看全文

精神病鉴定期间能否取保候审

法律分析:精神病鉴定期间能否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是否是精神病人没有必然联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是否能结婚

精神病患者可以结婚,法律未禁止。但商讨结婚需慎重,如如何沟通病情、对方家庭是否接纳。好的家庭支持可助康复,婚姻关系中不良相处会导致病情加重。民法典不再禁止患有不应结婚的疾病,但隐瞒疾病可撤销婚姻。...查看全文

能否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本文讲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可以离婚以及离婚的标准。精神分裂症被定义为一种“感情确已破裂”的实体性规定,也是准许离婚的法定条件之一。如果夫妻关系无法维持,在安排好患者的生活、医疗和监护等问题后,离婚就可以被准许了。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查看全文

精神疾病患者能否离婚?

精神病患者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方式离婚,包括婚前知情离婚、婚后复发离婚和共同生活中一方要求离婚。精神病患者起诉离婚需证明久治不愈、感情破裂,并经过调解无效,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精神病患者离婚诉讼需由代理人代为进行,如父母或近亲属。...查看全文

精神病人还能取保候审吗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针对取保候审的规定,精神病人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制度。在我国,只要犯罪人符合了取保候审的条件,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精神病人满足我国取保候审条件中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受...查看全文

妻子精神病患者能否离婚?

妻子精神病可以离婚,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可以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但需解决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等问题。婚前患精神病或遗传患病不是离婚的理由。现役军人配偶需得到军人同意才能提出离婚请求,而在特定条件下,男方不能在...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离婚诉讼

精神病人可以起诉离婚,但需通过代理人进行诉讼。若婚前隐瞒病史、婚后不治愈、或婚前知道对方患病而结婚,或一方在婚后患病且久治不愈,可依法判决离婚。女方有精神病也可离婚,但男方需为其生活安排,不能任其自生自灭。离婚条件包括久治不愈且男...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起诉离婚?

精神病患者可通过代理人起诉离婚,婚前隐瞒或知道对方患病可判决离婚。法律依据为《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女方有精神病需久治不愈,男方需安排其生活,才能离婚。患病时间短或可治愈不符合离婚条件。双方需对患有精神病的一方生活问题做出安排...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申请离婚?

配偶患有精神病时可以申请诉讼离婚,但不可申请协议离婚。申请离婚前需更换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诉讼需满足《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情形,如重婚、家庭暴力、赌博等。被宣告失踪的一方可提起离婚诉讼。离婚申请可通过协议离婚或起诉离婚两种...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成功离婚

精神病人能够离婚,但一般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神志清醒时可以签订离婚协议,办理协议离婚。其他情况下精神病人不能办理协议离婚,签订的离婚协议也无效。...查看全文

离婚能否起诉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人起诉离婚需先变更监护人,由监护人代为诉讼。未成年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法律行为,但可独立进行纯获利益或相适应的行为。和解或调解后,法院不制作判决书,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案件由法定代理人诉讼,可根据协议制作判决书。...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签订合同?

精神病人的合同能力与辨认能力相关。可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订立合同,不可辨认的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部分辨认能力有限的精神病人可订立适应其状况的合同,其余合同由代理人代理或追认。...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能否协议离婚?

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起诉离婚并指定监护人,以保护其权益。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可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效则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精神病患者配偶能否离婚?

配偶患精神病可离婚,但需符合法定条件。间歇性精神病可协议或法院离婚,完全无行为能力需变更监护人。离婚后,子女归配偶抚养,监护人亦可代精神病人抚育。婚前患病且无行为能力者婚姻无效,婚后患病者可通过诉讼离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