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交通事故的最佳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应立即停车、抢救伤者,并通知交通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将勘验现场,制作认定书。事故双方可协商赔偿,保险公司先承担责任,不足部分按过错比例补偿。协商不成可请求调解或起诉。
只要造成交通事故的,就应当立即停车,查看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有人员伤亡的,应及时进行抢救,并及时通知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达到现场后,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拿到事故认定书后,确定自己的事故及赔偿责任后,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赔偿事宜,先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不足的根据过错比例补足,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时,无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车辆驾驶人都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抢救并报告交通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将到达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并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可根据认定书确定赔偿责任,并协商赔偿事宜。保险公司将先行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根据过错比例补偿。如协商不成,可请求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请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维护交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二章 机动车驾驶证申请 第二节 申 请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一)有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痴呆以及影响肢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
(二)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以及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
(四)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
(五)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六)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七)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超员、超速、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构成犯罪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五年的;
(八)因本款第四项以外的其他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十年的;
(九)因其他情形依法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未满二年的;
(十)驾驶许可依法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十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发生负同等以上责任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未满十年的;
(十二)三年内有代替他人参加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为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有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八项行为之一的,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具体有哪些

(1)超速行驶及高速行驶极易破坏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延长制动距离,扩大汽车的制动非安全区;高速行驶,汽车转弯时易发生横向侧滑甚至翻车;车速过快,往往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使驾驶员判断和躲避险情的时间缩短。所以人们常说“十次事故九次快”...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法律分析: 预防交通事故: 1、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不违章行驶、不闯红灯、不超载行驶、转弯掉头要小心。 2、身体状况不好时不开车,如有病、疲劳等;驾驶技术不熟练时,千万要在车的外面贴张纸;开车要中速行...查看全文

预防交通事故有哪些

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措施如下:1、机动车驾驶员交通事故预防要点:机动车驾驶员应该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文明开车,坚持做到“十要十不开”,确保行车安全。一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开违章车;二要经常做好车辆保养,不开带病车...查看全文

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

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无证驾驶摩托车被撞,责任由事故认定书认定。无证驾驶由公安局处罚款200元至2000元不等,并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无证驾驶摩托车: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的发生如何预防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预防: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

伤残鉴定的时效必须等到“医疗终结”方能进行,即被保险人出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后,其功能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才能准确评定伤残的程度。 通常鉴定时效为出险后3-6个月,为有利被保险人考虑,最长不超过6个月。...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

律师分析: 伤残鉴定的时效必须等到“医疗终结”方能进行,即被保险人出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后,其功能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才能准确评定伤残的程度。 通常鉴定时效为出险后3-6个月,为有利被保险人考虑,最长不...查看全文

应对交通事故人伤的最佳策略

法律规定损害赔偿应根据责任和实际损失。当事人可拒绝不合理要求,停止支付医疗费,自行扩大的损失自负。收集证据,通过诉讼确定赔偿标准,解决侵权纠纷。...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

法律分析:伤残鉴定的时效必须等到“医疗终结”方能进行,即被保险人出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后,其功能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才能准确评定伤残的程度。 通常鉴定时效为出险后3-6个月,为有利被保险人考虑,...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交通事故的要件和处理程序:车辆、道路、主观过错和损害结果是交通事故的必备条件。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对于无人身伤亡的事故,当事人可以撤离现场并自...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自行车交通事故

法律分析:预防自行车交通事故做到以下几点:_x000D_ 1、定期检查自行车各项性能,确保车闸有效;_x000D_ 2、骑自行车时不要强占机动车道,切忌逆行或超速行驶;_x000D_ 3、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自行车交通事故

法律分析:预防自行车交通事故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自行车各项性能,确保车闸有效;2、骑自行车时不要强占机动车道,切忌逆行或超速行驶;3、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自行车交通事故?

律师分析: 预防自行车交通事故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自行车各项性能,确保车闸有效;2、骑自行车时不要强占机动车道,切忌逆行或超速行驶;3、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二次事故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交通事故中的二次事故是指因一次事故处理不当而产生的衍生事故。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驾驶人应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如果驾驶人已死亡或受伤无法行动,其他车上人员应自行组织疏散。...查看全文

预防与处置寻衅滋事案件的最佳实践

寻衅滋事案件处理及情节认定:寻衅滋事行为需承担法律后果,一般处拘留或罚款。若情节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构成犯罪,将受刑事法律追究。公安机关立案需经审查和上级批准。情节认定考虑行为方式、直接危害结果、间接不良后果、时间地点和行为人一贯...查看全文

防止诈骗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告别人诈骗不能直接去法院,而应报案给公安机关。诈骗罪是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管辖。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被诈骗者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法院可在刑事诉讼中追缴被害人财产。被诈骗者可通过刑事判...查看全文

了解交通事故伤残评估的最佳实践

交通事故受伤后,当事人治疗终结后15日内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未申请者放弃获得补助费和用具费的权利,评定结果可申请重新评定,但必须在15日内提出申请。...查看全文

乘员应该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乘员预防交通事故的方式是: 1.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2.在已发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其向道路交通事故转化; 3.要尽量预防和减少道...查看全文

乘员应该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1、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2、在已发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其向道路交通事故转化; 3、要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查看全文

乘员应该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法律解析: 1、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2、在已发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其向道路交通事故转化; 3、要尽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