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诈骗从犯怎么判

律师回答

团伙诈骗犯罪是根据犯罪数额量刑的,有三个量刑档次,分别是三年以下,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或无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是相对主犯而言的,根据主犯的量刑,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一、团伙盗窃主犯会判多少年
团伙犯罪中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根据法律规定,从犯相比较主犯可以从轻处罚,因此一般情况下主犯会被判重一点。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网络诈骗罪要怎么定罪
行为人诈骗的数额较大的,可以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一般可对主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从犯,则在上述量刑范围内对其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团伙盗窃罪判几年
团伙盗窃罪的判刑要根据案情严重程度和主犯、从犯等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诈骗罪的主犯或者起主要作用的,按照团伙所犯的所有罪行进行处罚。对于从犯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情节较轻微的,还可以免除处罚。对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话,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骗取金额巨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节确定从宽幅度,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第二十七条_x...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从犯怎么判

法律分析: 团伙诈骗罪从犯判刑为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基准刑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团伙诈骗从犯,一般可以减少基准刑的一部分比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法律依...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从犯怎么判?

律师分析: 团伙诈骗犯罪是根据犯罪数额量刑的,有三个量刑档次,分别是三年以下,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或无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是相对主犯而言的,根据主犯的量刑,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从犯怎么判

法律解析: 团伙诈骗犯罪是根据犯罪数额量刑的,有三个量刑档次,分别是三年以下,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或无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是相对主犯而言的,根据主犯的量刑,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从犯怎么判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犯罪是根据犯罪数额量刑的,有三个量刑档次,分别是三年以下,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或无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是相对主犯而言的,根据主犯的量刑,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样判刑

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节确定从宽幅度。在我们生活中诈骗罪就是指: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采取谋骗、欺骗等违法手段对他人财物进行骗取的行为。诈骗罪可以只有一个犯罪主体,也可以是多...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从犯怎么判刑

本文讲述了诈骗罪从犯的处罚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具体如何判则需要根据案情而定。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的从犯怎么判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罪的从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对其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_x00...查看全文

团伙电信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法律解析: 团伙诈骗是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团伙成员的量刑需要根据团伙诈骗金额,以及各成员在团伙中发挥的作用及具体情节确定。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查看全文

团伙电信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律师分析: 团伙诈骗是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团伙成员的量刑需要根据团伙诈骗金额,以及各成员在团伙中发挥的作用及具体情节确定。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查看全文

团伙电信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律师解答: 团伙诈骗是诈骗罪的共同犯罪,对于团伙成员的量刑需要根据团伙诈骗金额,以及各成员在团伙中发挥的作用及具体情节确定。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400万从犯怎么判刑?

律师分析: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查看全文

团伙电信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从犯要判吗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1000万从犯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对于团伙诈骗从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到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团伙诈骗10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400万从犯怎么判刑

法律解析: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400万从犯怎么判刑

犯罪分为共同犯罪和从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犯罪集团指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主犯,按照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400万从犯怎么判刑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1000万从犯怎么判刑?

律师分析: 对于团伙诈骗从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到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团伙诈骗100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400万从犯怎么判刑

法律解析: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民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8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