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侵权的方法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专利法第63条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先用权人的实施、专利权的用尽、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使用、临时过境。先用权人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或作好制造准备,并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侵权;专利权人售出专利产品后,他人使用、销售该产品不构成侵权;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使用不侵权;外国运输工具临时过境我国并使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机械装置和零部件不侵权。
根据专利法第63条的规定,下列情形不被视为侵犯专利权:
1、先用权人的实施
专利法规定,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权。先用权的成立条件是:
(1)实施行为人在他人取得专利权的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
(2)实施行为人所实施的发明创造,或者是行为人自行研究开发或者设计出来的,或者是通过合法的受让方式取得的;
(3)在他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取得专利权之后,实施行为人只能在原有范围内制造或者使用。
2、专利权的用尽
专利权人自己制造、进口或者许可他人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任何人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不再需要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授权,不构成侵权。这意味着,专利权人只对专利产品的首次销售享有专有权,对已被首次销售的专利产品不具有再销售或者使用的控制权或支配权。
3、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使用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而使用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不构成专利侵权。
4、临时过境
临时通过我国领域、领水或领空的外国的海陆空运输工具为其自身需要而使用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机械装置和零部件的,无须得到我国专利权人许可,不构成侵权。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专利法第63条的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先用权人的实施、专利权的用尽、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使用、以及临时过境。先用权人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或作好制造、使用的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专利权人对已售出的专利产品不再具有再销售或使用的控制权。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的使用以及临时过境也不构成侵权行为。因此,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以上情形均不被视为侵犯专利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八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八十条 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避免著作权侵权的方法有哪些?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警告、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非法所得、没收侵权复制品及制作设备,以及罚款。根据《著作权行政行罚实施办法》,违法行为包括剽窃、抄袭作品、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作品、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等。除了行...查看全文

避免侵权的方法之侵权免责事由

侵权法的免责事由保护受害者权益,减轻侵权人责任。免责事由包括:被害人故意、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第三方过错。具体案件需根据情况判断适用免责事由。...查看全文

避免侵权行为的方法

专利权利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若被告专利侵权,可以积极辩护并搜集证据;若确实存在侵权行为,可以与权利人协商支付专利费用达成和解。撤诉后,根据司法实践,一半案件受理费将退还给申请人,另一半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承担(民事...查看全文

避免知识产权侵权的方法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问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举例说明了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对于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还指出,对于著作权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机构进行解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避免侵犯专利权的方法

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了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况,包括:1.经专利权人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售出后继续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该产品;2.在申请日前已经生产或做好生产准备的产品继续制造、使用;3.外国交通工具临时通过中国领土并使用有关专利的...查看全文

避免诉讼的方法有哪些?

免于起诉和不起诉的区别及法律依据;不起诉是根据法律规定,免于起诉是由检察院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判断。不起诉包括不构成犯罪、证据不足等情况,免于起诉是需要负刑事责任但情节轻微的情况。免予刑事处罚是对已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的人,不起诉则包括...查看全文

避免酒驾的方法有哪些?

醉驾应该吊销驾照并处罚款,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处罚暂扣驾照、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吊销驾照,追究刑事责任;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处罚拘留、罚款、吊销驾照;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照,追究刑事责任;醉驾需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查看全文

避免外观专利侵权的方法

回避外观专利侵权需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处理:1、以专利权人提交的专利产品图片为保护范围;2、参考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以功能、用途为标准;3、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对专利外观设计和被控侵权产品进行判断。...查看全文

避免肖像权侵权的方法与技巧

本文首先介绍了侵犯肖像权的认定标准和常见行为,然后详细阐述了肖像权的内容,包括制作权、使用权、公开权和许可他人使用权。最后,文章提到了被侵犯肖像权后的应对措施,包括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并可通过法院维护肖像权。...查看全文

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哪些

法律分析: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进行网银、支付宝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正确的网址;为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在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正规、大型电商;在网站上注册账号时,只填必填项,尽量提供最少的信...查看全文

避免债务责任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规避债务责任?本文介绍了利用公司分立、承包租赁转让、对外投资和低价出售资产等方式来逃避债务的行为。这些行为违法,法律不允许,但一些企业仍然通过转移资产、留下空壳公司、转移债务等手段规避债务责任,给其他债权部门带来损失。...查看全文

避免再次犯罪的方法有哪些?

缓刑期间需遵守法律,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批准。判缓刑条件: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改表现,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的避免方法有哪些?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根据影响程度可部分或完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形象可被认定为不可抗力。具体列举不可抗力事由应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因无法预见而无法具...查看全文

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哪些?

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如下:1、给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应该是一种习惯;2、在进行网银、支付宝操作时,要保证使用安全的浏览器,登录正确的网址;3、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大型的电商,...查看全文

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哪些

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如下:1、给自己的电脑和手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应该是一种习惯;2、在进行网银、支付宝操作时,要保证使用安全的浏览器,登录正确的网址;3、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大型的电商,...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的避免方法

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根据最高法院解释,职务侵占罪的起刑点为六万元。...查看全文

引用他人作品的避免侵权方法

引用他人的作品才避免侵权的要求:1、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2、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3、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怎样引用他人的作品才避免侵权 引...查看全文

避免侵犯网络图片版权的方法

1、如果是出于营利目的,那么转载别人的作品是需要版权所有人同意,并且要支付报酬的,否则属于违法侵权。如果对方追究你的责任,你就要进行经济赔偿。 2、如果你仅仅是个人所用或者学习,一般的转载都是合法的。 3、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查看全文

避免继承人转移的方法有哪些

避免转继承的方法是继承前直接转移财产。继承未发生前立遗嘱。第三,如果第一层的继承关系已经发生,在继承人还活着的时候放弃继承,财产可以属于第一层继承关系的继承人。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遗产分割前因某种原因未实际取得遗产而死...查看全文

如何避免侵权行为?识别侵权图标的方法

图标侵权认定标准:未经注册人许可,在同类商品使用相似图标属侵权;销售侵权商品属流通领域侵权;伪造、销售他人注册图标标识属图标标识侵权;未同意更换注册图标并投入市场属反向假冒;给他人注册图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也属侵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