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再审的规定最新

律师回答

案外人申请再审规定

1、案外人只有对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享有物权等实体请求权时才能直接申请再审。

案外人只有对执行标的物享有全部或者部分实体利益,才能申请再审。若是法院审判活动或执行活动等造成的程序性损害,案外人不得向案件当事人一样申请再审,同时,案外人也不能针对法院裁判中的不特定标的物给付以及以行为为对象或以普通债权为对象的裁判等提出再审申请。

2、案外人只有在无法通过提起新的诉讼实现其权利时才能直接申请再审。

再审作为特别的救济程序,如果案外人可以对案内当事人提起诉讼以实现和保护自身的权利,即便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存在错误也应当另案起诉,不能申请再审。

3、案外人应当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申请。

案内当事人申请再申请的期限为裁决生效后两年内且对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但案外人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及范围是不同的,由于案外人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情况无法及时知晓,因此,案外人申请再审不受两年期限的约束,如果期限超过两年,则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

4、应当在执行程序开始前或终止后申请,即执行过程中无权提起直接再审申请。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即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

5、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的法院应当是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上一级法院而不是同级法院。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的种类

1、所有权(包括共有权)

如生效裁判、调解书侵害了案外人的所有权,案外人为排除妨碍,保护其所有权,可以直接申请再审。在共有的情形下,无论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在共有物尚未分割的情形下,如其中一部分共有人的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查封拍卖时,其他共有人可以提起申请再审,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2、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的行使须占有标的物方能使用、收益。如用益物权的权利人因生效裁判不当而使其用益物权受到妨害时,即可直接申请再审。依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3、担保物权

担保物权人可以基于其享有的担保物权申请再审,担保物权人主要包括质权人、抵押权人、留置权人。

4、其他管理或处分权

如生效裁判、调解书的结果或确认的事实侵害了破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股东派生诉讼的股东等的管理和处分权的,这些权利人也有权作为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

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和当事人申请再审区别

案外人只能以判决、裁定、调解书确定的执行标的物侵犯了其物权权利,才可直接申请再审要求撤销该裁判,当事人申请再审所列出的13种条件是完全不同的。

案外人直接申请再审的理由只能有一个,即其物权受到了侵犯,要求撤销的原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侵犯的是实体权利而非程序性的权利。比如原审案件当事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原审当事人的辩论权利是否被剥夺、原判决裁定是否超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原审当事人是否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等,虽然是原审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但和案外人的权利毫不相干,案外人不等以此为由提出再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关于民法典最新规定?

律师分析: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民法典最新规定

法律解析: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房产的最新规定

新民法典对于婚前房产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丧假的最新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死亡没有丧假。直系亲属的丧假为3天,非直系亲属的丧假为2天。丧假的直系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丧假的非直系亲属包括:祖父母兄弟姐妹姑婶叔伯配偶父母等。所以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劳动者直系亲...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新规定

新《民法典》关于离婚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离婚冷静期这一新规定。新调整后的离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等。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出轨的最新规定

法律分析:从2023年1月1日起,现行的《婚姻法》将正式废除,新的《民法典》则正式生效。对于目前离婚率过高,婚内出轨问题严重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1091条之规定,对于夫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行为;存在家庭暴力或...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新规定

法律分析: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法定条件。解除婚姻关系。后专指通过法律手...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丧假的最新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死亡没有丧假。直系亲属的丧假为3天,非直系亲属的丧假为2天。丧假的直系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丧假的非直系亲属包括:祖父母兄弟姐妹姑婶叔伯配偶父母等。所以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劳动者直系亲...查看全文

新民法典关于物业最新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物业管理费方面的规定是怎样的 1、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2、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查看全文

新民法典关于物业最新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物业管理费方面的规定是怎样的 1、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2、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捐赠法的规定最新

一、民法典对无偿赠与的规定是怎样的 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查看全文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的规定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的规定是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民事案件需要在一审文书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民事诉讼法再审理由包括有新的证据、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或者是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  &nb...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民法典最新标准?

律师解答: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面对人肉搜索、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挑战,民法典草案确认...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劳动补偿金的规定最新

法律分析:要赔偿,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有义务续签劳动合同,不续签劳动合同是违反我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规定,则必须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让劳动者自动放弃续签,会通过降低劳动报酬、用工条件等手段,迫使劳...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劳动补偿金的规定最新

法律分析:要赔偿,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有义务续签劳动合同,不续签劳动合同是违反我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规定,则必须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让劳动者自动放弃续签,会通过降低劳动报酬、用工条件等手段,迫使劳...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最新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宅基地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典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规定。而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查看全文

新民法典关于赌博的规定?

律师分析: 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