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能判刑吗

律师回答

侵犯名誉权,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如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者自杀身亡;
多次侮辱他人,使其人格、名誉受到极大损害;对执行公务的人员、妇女甚至外宾进行侮辱,造成恶劣的影响等等。
一、法律层面上侮辱诽谤罪是什么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诽谤罪。
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谤罪,予以立案追究。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侮辱、诽谤的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属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
行为人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民事权利。并且,在网络上诽谤他人,如果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也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侮辱诽谤罪指的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二、用文字语言辱骂构成诽谤罪
用文字语言辱骂构成诽谤罪如果采取的是文字语言侮辱,达到情节严重地步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包括言语和文字的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三、侮辱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侮辱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需要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决定:
1、侮辱他人一般属于治安违法行为。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如果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的、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等)、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等等,才构成侮辱罪,此时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侮辱罪的立案条件具体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
2、侮辱罪要求达到情节严重,严重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才成立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二、诽谤罪和侮辱罪的主要区别如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侮辱罪是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
2、犯罪手段不同。前者是以言语、文字方式来进行的,后者是公然进行的,包括可能使用的暴力。
总之,侮辱别人算犯法。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侵犯名誉能判刑吗

法律分析:侵犯名誉情节严重的可判刑,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侵犯名誉行为的,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法律依...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够判刑条件?

律师分析: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够判刑条件

法律分析: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侵害名誉权一般只有情节严重且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犯罪的,才会被判刑。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查看全文

名誉侵犯可判刑吗?

侵犯名誉可判刑,暴力或捏造事实公然侮辱他人或诽谤,构成犯罪,可处三年以下刑罚。侵害名誉权与侮辱罪、诽谤罪的区别在于主观要件和行为情节。侵害名誉权可由过失构成,而侮辱罪、诽谤罪只能由故意构成,且加害行为情节需严重。...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可判刑吗

法律分析:侵犯名誉可判刑。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能仲裁吗

法律分析:具有人身属性的权益不属于仲裁的受理范围。仲裁是合同纠纷并且要由有效的仲裁协议,且不能违反法院的专属管辖和专门管辖,另外我们国家还有个劳动仲裁。其他的都不能仲裁,不属于仲裁的范围。 发生纠纷后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和知会法律顾...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法律分析: 侵犯名誉权,如果捏造事实侵犯名誉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侵犯他人名誉权,法院经审理认为侵权事实成立的,应当判决侵权人承担赔偿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侵害名誉权一般只有情节严重且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犯罪的才会被判刑。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的严重行为,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名誉。根据刑法规定,若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且情节严重,可被判...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当事人提起名誉权诉讼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又要求追究被告刑事责任的,应中止民事诉讼,待刑事案件审结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没有给予被告人刑事处罚的,或者刑事自诉已由原告撤回或者被 驳回的,应恢复民事诉讼;对于民事...查看全文

名誉权侵害的判刑规定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若构成侮辱、诽谤罪,将受到三年以下刑罚或剥夺政治权利。若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将受到五至十日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名誉权侵害的判刑问题

侵害名誉权一般只有情节严重且构成侮辱罪、诽谤罪等犯罪的,才会被判刑。对于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公民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追究侵害人的责任。侵害...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应该判什么刑

侵权行为法中,侮辱和诽谤被视为构成侵害名誉权的两种主要方式。在刑法中,侮辱和诽谤他人可以分别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对于这两种罪行的定罪,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查看全文

侵犯他人名誉权判刑年限

侵害他人名誉权,构成侮辱、诽谤罪者可判三年以下刑罚,不构成犯罪者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较重者可并处拘留和罚款。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刑罚。...查看全文

名誉权侵权?

律师分析: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怎么判?

律师分析: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怎么判

法律分析:侵害名誉权,如果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可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至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侵犯名誉权判决书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海民初字第4253号   原告彭某,男,1973年#月#日出生,汉族,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律师,住X,身份证号X。   委托代理人张某,北京市敦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杨某,男,19...查看全文

名誉侵权怎么判定

法律分析:应这样判定名誉侵权: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侵害名誉权怎么判

法律解析: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圣凯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离婚、离婚

已服务9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