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后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协议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后不给抚养费,可通过重新协商或起诉法院解决。对于协议离婚,可根据离婚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抚养费;对于法院调解离婚,可重新起诉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对于判决离婚,可要求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纠纷案件一般在六个月内判决,生活困难的被扶养人可申请先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审理时间。
一、离婚协议双方共同抚养孩子后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法律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而解决一方不给抚养费的办法一是夫妻双方重新协商,另外就是上法院起诉。这是最主要的两种途径。
如果夫妻是协议离婚,应该按照双方自愿达成的《离婚协议》来让另一方履行其义务,也可以据此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孩子抚养费;如果是法院调解离婚,除了《离婚调解书》外,也应该有一个离婚财产分割协议,里面应该有子女抚养条款,如果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拒绝执行,可重新起诉到法院,让法院重新裁定,强迫执行;如果是判决离婚,可根据离婚判决书里面的离婚孩子抚养费支付条款,要求支付孩子抚养费。
二、抚养费纠纷案件多久能判决
1、扶养费案件,自法院立案之日起,适用普通程序的六个月内判决;适用简易程序的三个月内判决。
2、被扶养人生活困难的,可以在起诉后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1)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2)追索劳动报酬的;
(3)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解决离婚协议中一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方法有两种:重新协商或起诉法院。协议离婚可依据《离婚协议》要求支付抚养费,调解离婚需有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并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离婚可依据判决书要求支付抚养费。扶养费案件一般在六个月内判决,简易程序可在三个月内判决。如被扶养人生活困难,可申请先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审理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二节 收养的效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收养 第三节 收养关系的解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协议离婚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协议离婚,然后不给孩子抚养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支付抚养费。夫妻双方在协议离婚时,约定孩子由一方直接抚养,然后另一方负担孩子抚养费的,另一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抚养费,不按照约定支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一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只要夫妻间有孩子,孩子还不具备独自生活能力前,父母都需要给予孩子生活费、教育费、医药费以及其他生活必要费用,这也就是抚养费。...查看全文

离婚后双方共同抚养孩子

离婚后双方共同抚养孩子,保护妇女、儿童利益,法律支持。离婚后由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负担生活费和教育费,由协议或法院判决。未满两周岁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则根据最有利于子女原则判决。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由一方负担,协议不成时由法...查看全文

双方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法律分析:双方离婚支付孩子抚养费的规定为:父母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主要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一方不给孩子抚养费吗

法律分析:协议离婚后一方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查看全文

夫妻协议离婚后对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可以起诉解决。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查看全文

离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

律师分析: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权的时候是具体归夫妻双方的某一方拥有,不会判决抚养权共同拥有,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有利成长,对于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孩子或者轮流抚养孩子,法院是准予的,所以离婚后通过协商是可以轮流抚养孩子的。...查看全文

离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

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权的时候是具体归夫妻双方的某一方拥有,不会判决抚养权共同拥有,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有利成长,对于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孩子或者轮流抚养孩子,法院是准予的,所以离婚后通过协商是可以轮流抚养孩子的。...查看全文

离婚双方共同抚养孩子?

律师分析: 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权的时候是具体归夫妻双方的某一方拥有,不会判决抚养权共同拥有,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有利成长,对于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孩子或者轮流抚养孩子,法院是准予的,所以离婚后通过协商是可以轮流抚养孩子的。 【法...查看全文

离婚后孩子双方共同抚养权

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权的时候是具体归夫妻双方的某一方拥有,不会判决抚养权共同拥有,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有利成长,对于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孩子或者轮流抚养孩子,法院是准予的,所以离婚后通过协商是可以轮流抚养孩子的。...查看全文

离婚后孩子双方共同抚养权?

律师分析: 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权的时候是具体归夫妻双方的某一方拥有,不会判决抚养权共同拥有,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有利成长,对于离婚后夫妻共同抚养孩子或者轮流抚养孩子,法院是准予的,所以离婚后通过协商是可以轮流抚养孩子的。 【法...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协议离婚男女双方必须签订一份书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必须包括双方是自愿离婚和对子女的抚养、财产以及债务等事项协商一致。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1、子女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子女抚...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法律分析:协议离婚孩子的抚养费一般由父母协商决定,具体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法律依据:_x...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一、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双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倘若一方没有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保,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不承担抚养费。 2、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男方拒绝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协议离婚后男方拒绝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法院判决后,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离婚后协议抚养费不给怎么办

离婚对方不给抚养费的,另一方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对方支付抚养费的。我国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一方如果拒绝支付抚养费,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有: 1、先和对方进行协商,在对方具备足够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可要求其一次性付清抚养费。 2、协议不成的,一方有经济能力但是拒绝支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不给怎么办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不给的双方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对于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如果对方仍然拒绝执行,抚养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规定父母一方无...查看全文

离婚后,协议抚养费不给怎么办?

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可以起诉要求支付。法律规定,离婚后,抚养权由一方直接行使,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如果双方不能协商,则由法院裁决抚养费用和期限。...查看全文

离婚后一方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如果一方没有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导致另一方无法获得抚养费,可以用其财产抵消子女抚养费。如果不支付抚养费,可以减少支付。减少支付主要是指支付方由于长期疾病或劳动能力丧失,经济困难,无法按原金额支付,抚养方可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