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诈骗从犯的刑罚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团伙诈骗从犯可减少刑罚,较轻者可减50%以上或免罚。诈骗罪要求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财物,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欺诈行为必须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导致财产处分。被害人只需具有处分财产权限,不必是财物所有人。诉讼欺诈也构成诈骗罪。诈骗罪要求被害人在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包括直接交付财物、承诺行为或转移财产利益。行为人拾取被骗财物也属诈骗罪。
对于团伙诈骗从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一部分比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诈骗罪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人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成立诈骗罪。
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团伙诈骗从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一部分比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诈骗罪客观要件明确规定了欺诈行为的形式和实质,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以及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的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而对方的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诈骗罪的成立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后作出财产处分,包括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转移财产性利益等方式。诉讼欺诈也属于诈骗罪的范畴。行为人若拾取他人放弃的财物,同样应被视为诈骗罪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团伙诈骗罪从犯的刑罚规定

团伙诈骗的刑事责任及量刑应根据诈骗数额和犯罪情节确定。逃犯归案后,逃亡本身不会加重刑罚,判决仍需考虑其在犯罪中的角色和相关情节。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的刑罚标准如何规定?

本文讲述了抢劫罪从犯与主犯的刑罚处罚轻重关系,以及诈骗案件中从犯的处理方式。抢劫罪从犯的刑罚相对较轻,诈骗案主犯未抓到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从犯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到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同时,...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量刑规定?

律师解答: 一般情况下,从犯的刑事责任相比较于主犯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的。因此从犯比主犯应受的刑罚要轻。数额较大的,那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被判罚金。数额巨大的,那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徙刑,...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刑罚规定

团伙诈骗的量刑主要以诈骗总额为准,主犯负责整个团伙的犯罪数额,从犯只负责自己的数额。不清楚其他从犯非诈骗犯罪的主犯不承担连带责任。自首或立功情节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的从业人员刑罚规定

团伙诈骗罪的从业人员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数额较大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量刑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团伙诈骗从犯的量刑标准是在既遂的量刑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诈骗罪的判刑标准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犯罪分子的刑罚规定

团伙诈骗罪的量刑根据犯罪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根据相关解释,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的刑罚规定

摘要:原始内容讲述了团伙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以及刑罚,而改写后更加详细地解释了不同数额和情节下的刑罚。具体而言,若诈骗数额较大,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相应的罚款;若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查看全文

团伙抢劫从犯刑罚规定

团伙抢劫的从犯量刑视情节而定,一般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抢劫罪可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罪刑罚规定

诈骗行为的刑罚根据数额和严重程度而定,团伙诈骗根据主犯和从犯的情况判刑,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被处罚所有罪行,其他主犯将根据参与的犯罪行为受罚。...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的刑罚标准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针对团伙诈骗从犯的刑罚减轻措施,以及诈骗罪的客观要件和欺诈行为与处分财产的关系。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欺诈行...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的判刑如何确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的量刑标准

团伙诈骗从犯的判刑标准是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实施犯罪行为等情节确定从宽幅度。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可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较轻的...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的判刑标准

诈骗罪刑法处罚规定:数额较大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从犯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量刑?

律师分析: 对团伙诈骗的共犯,应根据团伙诈骗的数额和情节轻重进行处罚。诈骗罪量刑时要考虑的主要情节是诈骗数额。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情节的,需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量刑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从犯量刑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诈骗罪的量刑规定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量刑

法律分析:对团伙诈骗的共犯,应根据团伙诈骗的数额和情节轻重进行处罚。诈骗罪量刑时要考虑的主要情节是诈骗数额。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情节的,需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节确定从宽幅度,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第二十七条_x...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怎么判刑

诈骗罪一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话,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骗取金额巨大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查看全文

团伙诈骗从犯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团伙诈骗从犯的判刑:如果数额较大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