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改为三年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

诉讼时效改为三年。诉讼时效适用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时效何时起改为三年?

2021年1月1日,中国实施新的民事诉讼时效期限规定,将诉讼时效期限从原来的二年修改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

法律分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对于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或者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不...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何时开始

1、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2、没有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起算。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3、附条件的债权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时开始计算。...查看全文

合同诉讼时效规定为三年

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相关,中止主债务诉讼时效则中止保证合同诉讼时效。通常保证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计算起点是权利人知道或应知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承担义务之日。超过20年则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权利人申请决定是否延长诉...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哪年改为三年?

律师分析: (一)《民法总则》在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在此前诉讼时效(两年)已经届满的,新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没有溯及力,诉讼时效已经届满,不可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本来就是“从旧兼从轻”,且虽然权利人有追诉的权利,但是也必须...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吗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三年。民事诉讼是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吗

法律分析:一、民事诉讼时效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了吗1、民事诉讼时效从两年延长至三年。2、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优先适用特别规定...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了吗

一、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了吗民事诉讼涉嫌期间自《民法典》实行后已经变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具有以下特征:...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了吗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改为三年

法律分析: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是否为三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限,权利人在三年内行使权利,否则债务人可主张时效抗辩。时效期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则法院不予保护。...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三年是什么时候改的

诉讼时效三年是在2017年10月1日开始改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三年是什么时候改的诉讼时效三年是在2017年...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三年规定何时开始生效?

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应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也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查看全文

年休假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了,“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呢

刑事诉讼时效规定中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不同的法定最高刑,追诉期不同,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犯罪行为有...查看全文

三年诉讼时效的适用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 三年诉讼时效的适用: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人身损害诉讼时效更改为三年了吗

没有更改。民法典施行后,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不是三年,仍然还是一年。...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土地确权没有内容错误的行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内,房屋拆迁赔偿适用诉讼时效,拆迁安置协议诉讼时效期为六个月。因不动产...查看全文

企业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企业债务的追讨期限一般情况下是三年,自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后开始计算。若是中途有进行追讨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当时刻关注债务人的经营情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