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律师回答
摘要:居民医保可进行二次报销,即大病保险,但需符合法定条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一定数额,可再次报销。不过,工伤保险、第三方负担、公共卫生负担和境外就医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不可进行医疗保险报销。
一、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吗
居民医保是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二次报销。
《北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额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高额费用(以下简称起付金额,具体金额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发布),纳入本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范围。”
居民医保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进行二次报销。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城镇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额费用,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高额费用,居民还可以再次进行大病医保报销,也就是说可以再次报销。可见二次报销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居民都可以二次报销,必须符合法定情形才可以报销。
二、不能进行医疗保险报销的情形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以下费用不由医疗保险进行报销:
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4、在境外就医的
居民医保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进行二次报销。这个二次报销实际上就是大病保险,二次报销也就是大病保险,从而是需要符合法定条件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经过医疗保险后,自己付的费用还超过一定数额的,居民就可以进行再次报销。
延伸阅读
结语:居民医保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进行二次报销,即大病保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医疗保险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一定数额时,可以再次报销。但需要注意的是,二次报销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居民都可以享受此项待遇,必须符合法定情形才能进行报销。此外,一些特定情形下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三人负担、公共卫生负担以及境外就医等。因此,在享受医保报销时需了解相关规定,以确保符合条件。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十一条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吗?

居民医保是有二次报销的。对于城乡居民医保,如果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一定数额的,可以再次进行报销,这个报销是属于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符合这种情况的,当事人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还可以报销一次。...查看全文

居民医保怎么二次报销

法律解析: “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一般情况下,二次报销由公民所在单位予以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查看全文

居民医保怎么二次报销?

律师分析: “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一般情况下,二次报销由公民所在单位予以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查看全文

居民医保二次报销条件

第二次报销的条件是两个, 一是缴纳了基本医疗保险; 二是个人自付费用达到大病报销的起付标准。 医保二次报销需要的资料如下: 1、领取二次补助时,持享受二次补助人员本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本人的本市银行卡或存折(农商银行账号除外)的原...查看全文

居民医疗保险二次报销

法律分析: 居民医疗保险二次报销的条件: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超过上一年度全市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额费用的,居民还可以再次进行大病医保报销。《社会保险法》第二条_x000D...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吗?

律师分析: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按照参保人员的类别确定...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吗

法律分析: 城镇居民医保是可以二次报销的。二次报销是指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上年度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二次报销是由公民所在的用人单位予以报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吗?

法律解析: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按照参保人员的类别确定...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吗

法律解析: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按照参保人员的类别确定...查看全文

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法律分析:1、可以医保报销。2、如果第一次没有走医保,二次手术取钢板是无法报销的,只有第一次走了医保之后第二次才可以报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查看全文

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法律分析:1、可以医保报销。2、如果第一次没有走医保,二次手术取钢板是无法报销的,只有第一次走了医保之后第二次才可以报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查看全文

医保卡可以二次报销吗

城镇居民医保可以进行二次报销,由用人单位报销,不设封顶线。报销比例根据不同人群和医院级别有所不同,学生、儿童报销比例为55%-65%,老年人为50%-65%,其他居民为50%-60%。...查看全文

社保可以二次报销医保吗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医保可以第二次报销,医保卡可以二次报销,但不是任何的医疗费用都可以的。只有在参保人的个人自付部分超过二次报销的标准线,才能二次报销。而二次报销的起付线不同的城市标准是不一样的,以2021年的首都北京为例,...查看全文

城镇居民医保有二次报销嘛?

律师解答: 城镇居民在一个结算年度内住院治疗二次以上的,从第二次住院治疗起,不再收取起付标准的费用。转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规定的转入或再次入住医院起付标准补足差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按照参保人员的类别确定...查看全文

盐城居民医保二次报销政策

医疗保险二次报销规定:1)门诊、急诊费用低于起付线由个人支付;2)住院费用首次支付起付线1300元,后续支付50%;3)住院费用超过最高支付限额,大额医疗互助支付70%,个人支付30%。...查看全文

癌症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法律解析: 正常报销流程后癌症医保还可报销第二次。1万块是第二次报销的起付线。剩下按50%报销。新农合只是基础保障。想要看得起病,还得自己去配齐保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查看全文

农村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可以,新农合的二次报销指的是大病保险报销,每年缴纳新农合保费时,将会有一部分是用于大病报销的。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为参保人结束治疗后的6个月以内,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前往相关部门进行报销。如果...查看全文

职工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您好亲,可以一般职工医疗保险可以二次报销。 1、“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 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 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 而且不设封顶线。 2、二次报销报销条件: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 构...查看全文

职工医保可以二次报销吗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解答为:一般职工医疗保险可以二次报销。1、“二次报销”就是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去年看病有高额费用,除了正常报销之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2、二次报销报销条件:在基本医疗保险定...查看全文

保胎居民医保可以报销吗

一、保胎住院医保是否可以报销 1、保胎住院医保不可以报销,其费用是在生育保险里报销的,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