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长可达二十年。如果超过追诉期限但认为必须追诉,需要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应当立案。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连续或继续犯罪的从终了之日起计算。前罪追诉期限从再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经过一定的期限后不再追诉,追诉时效期限根据个案的不同而不同。
具体规定如下: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延伸阅读
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对于不同类型案件有何不同要求?
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对于不同类型案件有着明确的要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对于特定类型的案件,如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债务等,诉讼时效可能会有所不同。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则根据不同罪行的性质和刑事法律的规定而定,一般分为公诉时效和执行时效。行政案件的诉讼时效也有所规定,一般为六个月至一年不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如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等,其诉讼时效也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要求,以免错过合理的起诉期限。
结语: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根据不同情况而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五年后不再追诉;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十年后不再追诉;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经过十五年后不再追诉;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经过二十年后不再追诉。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要求,以免错过合理的起诉期限。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二条 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条 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规定的适用范围包括债权请求权,不适用于物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等绝对权,且具有强制性,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变更其适用。...查看全文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交通事故中对于赔偿争议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查看全文

我国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根据刑罚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长可达二十年。超过二十年后如有必要追诉,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犯罪嫌疑人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相关机关应立案,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限从犯罪...查看全文

我国民事诉讼时效是多长?

中国民事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从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不适用于人身权、财产性支配权、抗辩权等。存款本息和国债、金融债产生的支付体系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可通过起诉、请求和认诺来中断。...查看全文

我国普通民事诉讼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我国的民事诉讼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民法典民事诉讼有诉讼时效,而交通肇事民事诉讼时效也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查看全文

我国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根据不同的刑罚确定,最高为20年,若超过时限但认为必须追诉,需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被害人提出控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立案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连...查看全文

我国民事诉讼时效的最长年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诉讼的最长时效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一般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适当延长。诉讼时效的起算是根据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时间来计算。不同类型的债权请求权有不同的起算时间。...查看全文

长期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我国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长期诉讼的时效为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查看全文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在我国规定民事诉讼一般需要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本院院长申请延长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我国欠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查看全文

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时效是多长?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期限为60日,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期限为6个月。当事人可在60日内申请复议或在6个月内提起诉讼,如果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民法典诉讼时效规定:欠货款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适用于欠货款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丧失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但仍保留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和普遍性,不得协议排除或变更。...查看全文

我国法律规定网络诈骗的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网络诈骗报案时间没有限制,但建议尽早报警以避免证据灭失。根据刑法,超过追溯时效将不再追诉。刑法规定了不同刑期的追溯时效,最高人民检察院可核准二十年后的追诉。诈骗数额不同,刑期也不同。网络犯罪将受到法律严惩,我们应提高警惕,保护自己...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多长?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有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同时概述了合同纠纷解决的常用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终形式。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可根据特殊情况延长;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包括协商、...查看全文

法律特殊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法律特殊规定的诉讼时效是两年,除非另有规定。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但有些情况下为两年。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开始计算,最长时效为20年,从侵权行为发生后开始计算。...查看全文

我国工伤鉴定规定时效多长时间?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为一年,但该时效仅适用于行政程序,不影响工伤性质的认定。根据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提出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延长。若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工会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