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个人所得税滞纳金如何计算
《征管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具体如下:
1、工资不超过3.6万元的,个税为3%;
2、工资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个税为10%;
3、工资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个税为20%;
4、工资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个税为25%;
5、工资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个税为30%;
6、工资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个税为35%;
7、工资超过96万元的部分,个税为45%。
四、个税滞纳金计入什么科目?
1、个税滞纳金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借方。具体来说,企业缴纳个税滞纳金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2、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按时缴纳税款。企业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税款,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滞纳金。具体来说,《征管法》对此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企业不能按照规定缴纳税款时,需要按天征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营业外支出”科目主要核算与企业正常运行无关的支出。比方说,罚款、滞纳金以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