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缓刑要送达被告人单位吗
被判缓刑,法庭判决后可以通知被告人所在单位。对于被判刑的,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是否应该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在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可以送达,但也有可能不送达所在单位,而向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送达。
被判缓刑的不属于累犯
被判缓刑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事业单位被判缓刑能保留公职人员么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那么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被判缓刑能否保留公职呢?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能不能保留公职,要看具体的情况。
根据2012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所以,如果只是一般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才会被开除,即使是宣告缓刑同样也会被开除,但是如果被判处的是拘役或者管制,就不会被开除而是受到降级和撤职等处分。
如果是被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要被判处刑罚,不管是有期徒刑、拘役还是管制,都会被给予开除处分。同理,及时被宣告缓刑,也一样被开除。
综上可知,缓刑仅是一种量刑制度,对于被宣告缓刑的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来讲,是否能保留公职取决于其被判处的刑罚种类或者是否被判处刑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有期缓刑,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判缓刑,不能保留公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缓刑的意思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一种制度。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会设定一定期限的缓刑考验期,在该期限内,需对其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使其接受考察机关的监督与考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判缓刑能不被随便离开居住地
被判缓刑当然不可以随便离开居住地,需要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否则就违反了缓刑考验期的规定,是会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的。
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