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公告送达是否合法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案件中,当一方当事人外出下落不明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法院可以通过公告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和相关法律文书。公告期满后,若下落不明当事人未参加诉讼,法院可以缺席审理并作出准予或不准离婚的判决。公告送达需满足特定要求,包括公告的理由、送达程序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公告送达的效果是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视为送达。
符合条件是可以的。公告离婚案件是指一方当事人外出下落不明,另一方当事人诉讼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过立案审查发现外出当事人下落不明,通过公告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及相关法律文书,公告期满后,下落不明当事人仍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缺席审理并作出准予或不准离婚的案件。
采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的,应当载明公告的理由和送达程序,并附有关文件备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告必须符合以下要求的服务或规则:
(1)法院采用的服务公告,可以张贴在公告栏的法院,接收者的居住地,或在报纸上发表。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别规定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方式公告。
(2)如投诉书或上诉通知书的副本已送达,则投诉书或上诉的要点应在通知书内载明。
出庭的法律后果;判决、裁定送达公告应当说明判决的主要内容;判决书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并对上诉权、上诉期限和人民法院作出解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收信人下落不明或者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不能送达的,宣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载明理由和过程。
延伸阅读
离婚公告送达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离婚公告送达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对相关法律的了解,离婚公告的送达程序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要求。根据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公告应当通过公告方式进行送达,即在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或者其他公告场所进行公告。送达程序应当依法进行,确保公告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如果离婚公告的送达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会对离婚程序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离婚无效。因此,为了确保离婚公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送达程序,以保障离婚程序的合法性和效力。
结语:在离婚案件中,公告送达程序的符合法律规定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公告送达应当明确载明理由和过程。离婚公告的送达程序应当依法进行,确保公告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如果送达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可能会对离婚程序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离婚无效。因此,为了保障离婚程序的合法性和效力,务必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告送达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三章 离婚登记 第十四条 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记。复婚登记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第四章 婚姻登记档案和婚姻登记证 第十六条 婚姻登记机关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判决书副本后,应当将该判决书副本收入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符合条件是可以的。公告离婚案件是指一方当事人外出下落不明,另一方当事人诉讼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过立案审查发现外出当事人下落不明,通过公告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及相关法律文书,公告期满后,下落不明当事人仍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缺席审理并...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货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法律解析: 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货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 ...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离婚案件是可以公告送达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货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离婚案件可以公告送达。《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   在夫或妻一方下落不明时,起诉离婚可以公告送达。   离婚案件是解除人身关系的,解除婚姻关系是不可逆转的,必须要双方都在场,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是不能公告送达的。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如一方当事人外出下落不明,另一方...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公告送达?

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1条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货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查看全文

离婚案被告同意公告送达是否有效

有效。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附录相关:(1)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查看全文

离婚公告送达规定

离婚案件中,被告下落不明,采用公告送达解决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公告送达在对方无法找到的情况下适用,即在报刊上登载公告,60天后即视为送达。法院可依法缺席审理。离婚公告送达属于其中一种送达方式,仅在其他方式无法实施时使用。...查看全文

离婚公告如何送达?

公告送达是指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送达的情况下,法院采取公告方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诉讼文书。离婚公告送达也是属于此类。被告必须满足下落不明的条件,并且经过多种送达方式无法送达对方,才可采取公告送达。...查看全文

离婚公告送达条件

离婚公共送达需满足的条件:离婚诉讼中,被告确因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其到庭等情况下,均适用公告送达。我国法律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视为送达。法院在报刊上登载公告,即依法向对方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及开庭...查看全文

离婚能公告送达吗

离婚案件是可以公告送达的。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下落不明的案件依照规定可以公告送达,并不问下落不明的时间是否...查看全文

离婚能公告送达吗

离婚案件是可以公告送达的。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下落不明的案件依照规定可以公告送达,并不问下落不明的时间是否已达两年,而...查看全文

离婚能公告送达么

公告离婚案件是指一方当事人外出下落不明,另一方当事人诉讼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经过立案审查发现外出当事人下落不明,通过公告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及相关法律文书,公告期满后,下落不明当事人仍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缺席审理并作出准予或不准离婚...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对于离婚案件,应该慎用公告送达的方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公告送达是否能判决离婚?

公告送达是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适用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公告送达必须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住所地或媒体上刊登公告,并经过六十日后视为送达。尽管公告送达有条件和复杂的程序,但在特定情况下仍是...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通过公告送达方式进行送达?

离婚案件可通过公告送达,若一方下落不明,法院找不到人方可公告送达。公告可在法院公告栏、住所地、报纸、网站等媒体刊登,满60天即视为送达。当事人不出庭,可能准予或不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离婚案件能否通过公告送达?

离婚案件可以通过公告方式送达给下落不明的一方,无需考虑下落不明时间是否达到两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只要一方要求离婚而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或死亡,法院应受理该案并通过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能否通过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可以用于离婚案件,若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法院可以通过公告方式送达起诉状。法院可以缺席判决离婚案件,若被告不去法庭,只有原告出席。被告经传票传唤却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做出缺席判决。...查看全文

离婚可以公告送达么?

律师分析: 离婚案件可以公告送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马国鑫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

已服务14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