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获得缓刑?

律师回答
摘要:自首和积极赔偿可减轻犯罪分子的刑罚,但需考虑自首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程度、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自首者,可减基准刑40%以下,较轻罪行可减40%以上或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制裁除外。坦白情节可确定从宽幅度,积极赔偿且取得谅解可减40%以下,仅积极赔偿可减30%以下,取得谅解可减20%以下。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应从严处理。故意伤害需取得被害人谅解方可判缓刑,否则大概率判实刑。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减轻”意味着刑罚可以直接往下减一档,对很多想要轻判的案件来说,自首是一个很好用的台阶。一般来说,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不能认定自首的,可以积极争取认定坦白情节。自首和坦白不可能同时认定,因为自首包括了坦白。对于坦白情节,综合考虑如实供述罪行的阶段、程度、罪行轻重以及悔罪程度等情况,确定从宽的幅度。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等有明确被害人的,“取得谅解”往往是法院判缓刑的先决条件。即便是轻伤,不能取得被害人谅解的话,大概率也会被判实刑。
延伸阅读
获得缓刑的条件和程序
获得缓刑的条件和程序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要求。在大多数司法系统中,获得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的性质、犯罪人的前科记录、犯罪人的悔罪态度、犯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等。程序方面,通常需要进行缓刑申请、法庭审理和判决等环节。具体的条件和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或律师以获取准确的信息。获得缓刑可以使犯罪人有机会改过自新,并在一定条件下避免入狱,而是接受监管和社区服务等替代刑罚。
结语:自首对于犯罪分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根据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幅度。同时,坦白情节和积极赔偿被害人也会影响处罚的轻重。然而,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应该从严掌握。获得缓刑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要求,包括犯罪行为的性质、前科记录、悔罪态度等。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或律师以获取准确的信息。获得缓刑可以给犯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并避免入狱,接受替代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初犯盗窃犯怎样才能获得缓刑释放

盗窃犯罪判处缓刑的条件,包括盗窃数额、作用、退赃、前科等因素。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不良影响的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宣告缓刑时可限制特定活动、区...查看全文

获得缓刑后需要多久才能获释?

如果是判缓刑,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查看全文

服刑中怎么样才能获得减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服刑中,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_x000D_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_x000D_ (二)检举监...查看全文

服刑中怎么样才能获得减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服刑中的犯罪分子若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真实的悔过态度或者有立功表现,可获得减刑。减刑的情况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经查证属实的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日...查看全文

服刑中怎么样才能获得减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执行刑罚中,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得减刑:1、认真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却有悔罪表现的;2、有一般立功表现的;3、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需要注意的是,满足上述第一、二种情形的,是可以获得减刑...查看全文

服刑人员怎样才能获得减刑?

服刑人员减刑条件与程序概述: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需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悔改或有重大立功表现,方可减刑。重大立功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突出表现等。减刑程序包括监区研究、监狱审核、法院裁定。有...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获得释放?

释放被拘留人需要办理的手续:发放《释放证明书》并注明释放原因;除非符合刑诉第15条规定情形,否则需撤销案件而非仅释放;未获批准逮捕的被拘留人应立即释放并发放证明书。公安机关可采取补充侦查、复议复核等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更容易地获得减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真实的悔改态度,或者有立功表现,可获得减刑。其中,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经查证属实的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具备发...查看全文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获得缓刑?

判缓刑条件: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犯罪较轻,悔罪表现好,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不良影响。根据刑法第72条,满足条件的可宣告缓刑,特定活动、区域、人禁止。缓刑者如有附加刑,仍需执行。...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获得居住证?

居住证办理条件: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就业、住所、就读条件之一。申领居住证需提供身份证、照片以及居住、就业、就读等证明材料。...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获得继承权?

本文介绍了继承权的两种方式:根据遗嘱和根据法定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自然人可以根据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赠与国家...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获得残疾证?

办理残疾证的病情包括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和精神残疾。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残疾评定标准,申请人必须符合相应的资格和条件,如视力不能通过治疗恢复、听力经过一年以上治疗不愈、言语障碍经过一年以上治疗不愈、精神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智...查看全文

是否必须交罚金才能获得缓刑?

刑罚中的缓刑是指对犯罪分子宣告有期徒刑或拘役后,在一定条件下暂缓执行刑罚,具体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无不良影响。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内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如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等。...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进监狱才能获得缓刑?

本文讲述的是判处缓刑的罪犯无需进入监狱,在第一审判后无需再被监禁。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如何才能获得缓刑?

能否判处缓刑,与所犯罪名无关,即使是杀人罪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即可判处缓刑。本案,涉嫌敲诈勒索罪,只要数额未达到巨大的,可以判处缓刑。根据两高司法解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的标准。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一个明确的...查看全文

是否需要道歉书才能获得缓刑?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宣告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悔罪表现好、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服从监督,并禁止参与特定活动和接触...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申请获得假释

法律分析: 可以申请获得假释的条件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法律依据: 《中...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申请获得假释

法律分析:可以申请获得假释的条件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获得监狱保释?

中国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和保外就医是执行前阶段可用的制度,而在执行阶段,已决犯只能通过缓刑、暂予监外执行或假释来在监外执行刑罚。假释只适用于已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且需满足条件。特殊情况下,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可被假释,...查看全文

怎样才能获得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包括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法律帮助以保障合法权益,以及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特殊条件下,一些特定当事人无需审查一般条件即可获得法律援助。中国在法律援助条件的掌握上兼顾了各国做法和地方经济差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