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庭流程一般需要多久
1、民事诉讼开庭一般要多久,没有明确规定。法院在开庭前三天要通知案件的当事人。
2、但对审理期限作出规定:
(1)第一审以普通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有特殊情形经批准可以延长;
(2)第一审以简易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是3个月;
(3)进行二审的,审理期限是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审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二、民事诉讼法开庭程序是什么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庭审准备
(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2、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首先由原告口头陈述其诉讼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理由,然后由被告陈述案件事实及其所持的不同意见。
(2)出示证据和质证,当事人陈述结束后,必须将案件的有关证据在法庭上展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3、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合议庭的主持下,根据法庭调查阶段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相互进行言词辩驳的诉讼活动。
4、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这是开庭审理的最后阶段,是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作出判决并宣告判决结果,从而解决当事人之间民事争议的阶段。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开庭一般要多久,没有明确规定,法院在开庭前三天要通知案件的当事人。但对审理期限作出了规定,普通程序进行一审的,审理期限是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