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如何处理夫妻借款?

律师回答
摘要:夫妻借款后离婚需协商或起诉共同承担债务。《民法典》规定夫妻可约定财产归属。借条视为双方约定,借贷关系成立。婚内借款需考虑实际发生、财产制和共同财产。约定应书面,对双方具约束力。离婚时未协商,债权人可诉求共同还款,需证明非共同债务。
一、夫妻借款后离婚怎么办?
夫妻借款后离婚可以通过协商或者是起诉的方式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均具有约束。
借钱虽是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但如果出具了借条,应视为双方对部分财产的归属作出了书面约定,双方的借贷关系成立。
二、婚内夫妻之间借款如何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婚内夫妻之间借款有按民间借贷处理,还是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这样的争论,在法院审理中会考虑以下方面确定:
(一)是否实际发生了借款的事实,如仅书写了借条而无实际借款行为,则借款关系不存在。此种情况常发生在夫妻间玩笑时所写,此种借条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力。
(二)实行夫妻分别财产制的婚内借款。夫妻双方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归属与支配,该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因此,对于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婚内借款,借款人需要全额偿还借款本息。
(三)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的婚内借款。因借款来源系夫妻的共同财产,在无其他约定的情形下,应按照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在离婚时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的50%。
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均具有约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夫妻之间如果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承担方面的问题不能够达成一致,在离婚的时候没有做出协商的话,那么离婚之后对于债权人来说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夫妻共同承担还款的责任的,如果另外一方不想承担还款的义务的话,就必须要取证证明并不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延伸阅读
结语:夫妻借款后离婚,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可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如果出具了借条,视为双方对部分财产的归属作出了书面约定,借贷关系成立。对于婚内夫妻之间借款的处理,法院会考虑实际借款行为、财产归属约定等因素。如果无约定且借款来源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需偿还借款本息的50%。在离婚时如无协商,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夫妻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否则需取证证明非夫妻共同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后如何处理夫妻借款合同

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共同偿还,财产不足时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婚前个人债务若用于婚后家庭共同...查看全文

离婚后夫妻借款如何处理?

夫妻借款后离婚可通过协商或起诉要求共同承担债务,约定应书面,具有约束力。借款关系存在视实际发生与否,分别财产制下需全额偿还,共同财产制下需偿还50%。未协商离婚后,债权人可诉求共同承担还款,需取证证明非共同债务。...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如何处理共同借款

夫妻间的借款问题如下:(一)仅书写借条无实际借款行为,借款关系不存在。(二)实行分别财产制的夫妻婚内借款需全额偿还借款。(三)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夫妻婚内借款,离婚时需偿还借款本息的50%。(四)婚内借款属于贷款人婚前个人财产,需全额...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借款如何处理?

夫妻借贷关系处理原则:若借款来自个人财产且用于另一方个人事务,按普通债务处理;若借款来自共同财产且用于家庭开支,需考虑婚内财产约定;若借款来自共同财产且用于一方个人事务,可按借款协议处理。...查看全文

夫妻贷款离婚后如何处理?

夫妻共同贷款购买的房产和未偿还的贷款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双方需共同承担还款义务。对于房产归属,如一方不想要房产,可协商并给予经济补偿;如双方都想要,需进行竞价,高价者获得产权。获得产权者需向另一方支付一半竞价款,并扣除一半银行...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处理夫妻贷款?

离婚时夫妻贷款的处理方式:夫妻共同偿还共同生活贷款,个人债务不需承担。债权人若证明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配偶需承担。离婚贷款可通过协议解决。...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夫妻协议约定...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如何处理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等...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夫妻协议约定...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夫妻共同借贷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从事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查看全文

夫妻借款离婚后如何偿还?

夫妻离婚时,如果形成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应当还款。合法的债务关系需满足以下条件:1、借款真实意思表示;2、夫妻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借款行为合法,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如何处理?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按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后共同财产平均分割。法院会综合考虑财产情况,保护子女和女方权益。夫妻在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应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离婚后借款如何处理?

离婚时的借款处理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协商处理共同债务,如有争议可起诉离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婚姻期间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用于共同生活的情况。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包括以夫妻名义产生的债务、婚前个人债务用于共同生...查看全文

离婚后如何处理借款

婚姻期间借出的钱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可协商处理或诉诸法院。根据《民法典》规定,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保护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若财产不足清偿,可协商或由法院判决。...查看全文

夫妻之间婚内借款如何处理

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应共同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或归各自所有,需协商解决,协议不成可向法院申请解决。...查看全文

离婚后夫妻共同贷款如何处理?

夫妻婚内一方贷款离婚是否双方一起承担,取决于贷款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签名或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承担的个人债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查看全文

夫妻离婚后如何处理共同贷款?

夫妻名义贷款离婚后处理方式及婚内夫妻之间借款的处理原则。对于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共同偿还;对于一方债务,由其自己还款。但若债权人能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基于共同意思表示,则属于共同债务。婚内借款需考虑实际发生借款事实、是否实行分...查看全文

夫妻共同贷款,离婚后如何处理?

夫妻银行贷款是否能离婚无必然联系,离婚需达成一致协议或诉讼,共同债务共同承担。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共同签名或追认的债务以及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离婚时应考虑债务承担和手续方便,判决应具体罗列债务归属,债权人可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