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及其相关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非特定手段造成不特定多数人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行为。该罪包括驾车撞人、私架电网等,是一个兜底的罪名。根据相关解释,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也属于此罪。犯罪行为需具备行为人的故意和造成严重后果,刑罚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定。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方法,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的对象是人身与财物,其行为是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在危险性质上的相当性,一旦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例如驾车撞人、私架电网等。相对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特定手段的危害公共安全罪来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兜底的罪名。另外,根据2003年5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的,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应以本罪论处。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指行为人明知实施危险方法会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他人的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延伸阅读
结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行为涉及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手段。这些行为可能导致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于此类罪行,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无论是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还是其他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犯罪行为的惩处,旨在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及其危害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的行为,与其他犯罪有明显区别。它包括造成不特定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危险,其范围和程度通常难以预测。...查看全文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犯罪。其构成要件包括:1.客体要件:侵犯公共安全。2.客观要件:实施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不特定多人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均可构成,单位也可构成。4....查看全文

探讨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共安全指社会和个人正常生活所需的稳定环境,国家安全则是国家的基本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包括危害国家主权、叛变和间谍等,而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包括以危险方法危害、破坏设施、实施暴力恐怖活动、涉及...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无论是广义的共犯还是狭义的共犯,都是指实施共同犯罪的人。在我国《刑法》中,只出现了“共同犯罪”一词,而没有“共犯”一词,二者没有实质性区别。...查看全文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我国1997年修改后《刑法》第114条、第115条规定的一个具体罪名,该罪名是一种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犯罪。一、公共安全罪判多长时间公共安全罪规范的表述,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查看全文

共同贪污罪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共同贪污罪是指两个以上具备贪污罪主体资格的人共同实施贪污犯罪行为。对于此类犯罪,根据情节轻重,会依法进行处罚。然而,如果犯罪者能够自首、立功、如实供述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或者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等情节存在,那么死刑判决可...查看全文

片面共犯的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在犯罪中,一方有故意配合他人实施犯罪的意图,而实施犯一方却不知道有人配合自己犯罪。在片面共同犯罪中,配合者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并预见到可能的危害结果,同时也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查看全文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律师分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意思是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危害公共安全...查看全文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刑罚的相关规定

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但未造成严重后果,最低判三年有期徒刑;若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最低判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过失犯罪最低判三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最低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财产犯罪的概念及其相关定义

侵犯财产罪包括抢劫、盗窃、抢夺、诈骗、聚众哄抢、侵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挪用公款、挪用特定款物、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等行为。...查看全文

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刑罚的概述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独立的罪名,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不常见危险方法犯罪。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对其他危险方法作了概括性规定,以便应对各种形式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犯罪行为必须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和破坏性,且社会危害性达...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罪的法律规定及其相关概念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规定与帮助伪造证据罪、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想象竞合,分别涉及帮助伪造证据、利用职务便利虚假诉讼严重妨害司法秩序、侵吞单位财产和侵吞公款等行为。...查看全文

公共安全罪的规定与危害

该段内容描述了多项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及其处罚。其中包括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以及破坏交通工具、破坏电力设备、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等行为。对于这些犯罪行为,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此外,对于劫持...查看全文

洗钱罪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

洗钱罪的主旨是通过侵犯金融和社会经济管理秩序,以及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通过提供资金账户、转换财产为现金或金融票据、协助资金转移、以及其他方式掩饰犯罪所得和收益来源,来故意掩饰和隐瞒犯罪所得的性质和来源,以谋取利益。...查看全文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相关判刑规定是什么?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判刑规定及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范围。判刑规定包括造成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包括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的...查看全文

绑架罪相关概念及其理解

绑架罪构成要件包括复杂客体、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犯罪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并具有勒索财物或扣押人质的目的。同时,如果绑架者在绑架行为中触犯其他罪名,可以成立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查看全文

妨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分析: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财产安全,即侵害公共安全的一类罪。该类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_...查看全文

强奸罪相关概念及其特点概述

强奸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诱骗等手段违背妇女意愿与其发生性行为的行为,犯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以上的男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强奸罪的处罚从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开始,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强奸未遂...查看全文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的概念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包括违规处理危险物质、非法携带管制器具、破坏公共设施、侵犯边境标志、干扰航空和铁路交通、违规使用电网、施工不规范、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危及公众安全。...查看全文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相关解释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等危险方法,或类似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能构成该罪。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