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吸收构成要件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非法集资罪的法律要件和相关规定。该罪行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相关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明确了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肆意挥霍集资款等情形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同时,该解释对集资诈骗
一、非法集资罪的法律要件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的法律要件是定罪和量刑的根据,是对犯罪主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因此,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设置非法集资罪,必须进一步分析论述其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既可以是一个单位单独实施,也可以是单位与自然人、单位与单位共同实施)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
(二)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在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情况下,这种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单位犯罪故意是单位成员的共同认识和意志,严格区别于单位成员个人的认识和意志。
(三)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即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形式上的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往往是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们建议将非法集资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确立其在整个《刑法》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四)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主要是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
二、相关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所列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二)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非法集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对该部分非法集资行为所涉集资款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共同犯罪中部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集资款的共同故意和行为的,对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人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折抵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
很多公司企业为了保障自己公司的资金流转就会进行融资,只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处理是合法行为,但是一些组织使用非法的手段骗取资金后直接跑路就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延伸阅读
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的方式,向不特定或者多数人吸收资金或者以会员费、会费、服务费等为名,向他人非法收取财物或者有其他非法目的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 非法性:指集资行为以非法的方式进行,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2. 集资对象:指向不特定或者多数人吸收资金或者以会员费、会费、服务费等为名,向他人非法收取财物或者有其他非法目的的行为。

3. 非法金额:指集资的数额较大,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或者危害程度。

4. 非法手段:指非法集资行为采用的手段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采用欺骗、欺诈等非法手段。

5. 非法目的:指非法集资的目的是为了非法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如果以上要件齐备,则可以认定行为构成非法集资罪。在我国,非法集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将受到刑罚的追究。
结语:非法集资罪的法律要件包括: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犯罪客体为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相关司法解释表明,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可以认定为集资诈骗罪。个人和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时,数额越大,所犯罪行越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四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二)犯罪主...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 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律师分析: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_x000D_ 1、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_x000D_ 2、客观上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_x000D_ 3、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_x000D_ 4...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二)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 (三)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四)犯罪客...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

律师分析: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来规范。 (二)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2、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资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3、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被称为从犯。从犯在犯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较小,对其的处罚不应当同主犯的刑罚相等。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指存入金融机构保管并可以由其利用的货币资金或有价证券,它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客观要件:本...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是:_x000D_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_x000D_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_x000D_ 3.主观...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一般主体、故意主观行为。...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查看全文

单位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这段内容讨论了刑法中犯罪主体的概念,强调单位在非法集资行为中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介绍了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体,以及犯罪客观方面。最后,文章提出了将非法集资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的建议,以确立其在整个《刑法》体系中的应有地位。...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法律分析: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为: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 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

非法集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实施的非法集资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二)犯罪主...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构成要件

非法集资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据,是对犯罪主体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因此,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设置非法集资罪,必须进一步分析论述其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旨是指明该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客观方面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并承诺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