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贷的潜在风险与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高利贷既不是合法的民间借贷,也不属于犯罪行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放高利贷会受到法律打击,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高利转贷罪。此外,高利贷容易引发其他刑事犯罪。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民事调整范畴。因此,放高利贷虽不属于犯罪行为,但是不合法且会受到法律惩罚。
一、放高利贷属于合法吗
民间借贷包括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和违法的高利贷行为。如果民间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就属于高利贷,对高出的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护。也就是说,私人放高利贷既不是犯罪行为,也不是合法的民间借贷。
二、放高利贷的后果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其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高利贷是不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严厉打击,可知是违法的。
最后,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只是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放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
1、在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
4、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
5、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属民间借贷行为,如发生借贷纠纷,属民事调整范畴。
构成高利贷的要求借贷约定的利率高于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此时虽然放高利贷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但同时也是不合法的。需要注意的是,放高利贷是由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的,此时就要对行为人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放高利贷既不是犯罪行为,也不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根据相关法规,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此标准的高利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且会受到严厉打击。虽然刑法中没有专门针对高利贷的罪名,但在高利贷活动中触犯刑法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放高利贷行为应谨慎,遵守法律规定,以免触犯法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2015修正):第十二章 基金行业协会 第一百一十一条 基金行业协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教育和组织会员遵守有关证券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维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二)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建议和要求;
(三)制定和实施行业自律规则,监督、检查会员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对违反自律规则和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四)制定行业执业标准和业务规范,组织基金从业人员的从业考试、资质管理和业务培训;
(五)提供会员服务,组织行业交流,推动行业创新,开展行业宣传和投资人教育活动;
(六)对会员之间、会员与客户之间发生的基金业务纠纷进行调解;
(七)依法办理非公开募集基金的登记、备案;
(八)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代理国务院财政部门向各金融机构组织发行、兑付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高利贷的潜在风险及影响

高利贷的危害及民法典对其认定的标准。 高利贷的危害包括负担过重、家庭问题甚至生命危险。根据最高法院规定,涉嫌非法集资的民间借贷应驳回起诉并移交相关机关。高利贷是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一种残酷剥夺借贷者财产的...查看全文

劳务派遣的潜在风险与影响

劳务派遣存在责任推诿和不支付补偿金的问题,不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务派遣与职业介绍有区别,劳务派遣需签订劳动合同并由派遣单位管理,而职业介绍只提供信息服务。劳务派遣合同期限要求固定为两年以上,并规定派遣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风险与潜在影响

公司名称注册和注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税务登记和工商年检。新注册公司名称必须与旧公司名称避免重复,否则需使用另一个名称。旧公司注销后,需等待3年才能重新注册相同名称。注销国税后,还需注销地税,同时办理营业执照注销。若不办理工商年检,...查看全文

遭遇诉讼后的潜在风险与影响

欠债不还被起诉,法院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将承担法律后果:积极应诉争取有利判决,尽快履行判决,在有履行能力情况下;法院可强制执行查封、冻结财产;拒不履行可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影响生活;最终可能被判处刑罚。...查看全文

影响企业运营的潜在风险

在试用期内,若劳动者未提前3天提出离职,且用人单位未涉及非法辞退行为,劳动者未经正式办理离职手续便擅自离岗,给用人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及招聘费用,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其承担。劳动者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在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查看全文

同居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和影响?

非法同居是指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就同居,违法情形可导致离婚。非法同居一般不受法律处罚,但若一方已婚且公开同居,则可能构成重婚罪。非法同居与合法婚姻相对,农村地区常见以父母主持的结婚典礼为依据同居,城市地区则以恋爱为掩饰。...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

高利转贷属于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个人或单位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时,可构成高利转贷罪。追诉标准包括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因高利转贷受过...查看全文

了解放高利贷的法律风险

高利贷不属于违法行为,但受到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限度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高利贷不犯法,但容易构成高利转贷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对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行为的处罚,其中包括重伤、死亡等情况的不同刑罚。故意杀人罪可处死刑或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假离婚房贷潜在风险

假离婚为了获得房贷优惠存在法律风险,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和财产损失。假离婚并非违法行为,但夫妻双方若复婚后财产纠纷仍可能发生。通过假离婚证骗取优惠贷款则属于犯罪行为。假离婚是为经济利益而做出的不合人伦的无奈之举,但应注意其法律风险。购...查看全文

潜在法律风险与应对

网络赌博输了报警对自己无益,参与网络赌博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也违法,一般会受到罚款和拘留,个人处罚记录会被记入档案,报警无法追回赌债。...查看全文

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企业遇到商标被他人抢注可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或宣告无效。情况包括:1、抢注驰名商标或类似商标容易混淆;2、代理人未经授权注册被代理人商标;3、侵犯他人先权。权利人可通过异议或无效宣告阻止商标授权。...查看全文

法律风险与潜在收益

法人代表的风险与责任由其自己承担,而行使代表权违法的责任也由其承担。然而,作为法人代表,获得授权后可以更方便地开展经济活动,促进公司发展,并且拥有决策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代表法人做出决策。...查看全文

潜在风险与补救措施

身份证丢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个人信息泄露、身份冒用、生活不便。丢失的身份证包含个人信息,被他人获取并滥用。不法分子可以冒用身份证从事违法行为。丢失身份证后,办理银行业务、预订车票等都将受到影响。应尽快前往公安机关挂失并补办。...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民间借贷未还款的后果包括:影响个人征信、贷款就业等;催告、滞纳金与利息累积;可能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申请支付令、财产被冻结查封;成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与子女入学。...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风险有多高?

民间借贷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能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否则超过部分将被视为高利贷。月息4分年利率为48%,超过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因此属于高利贷。但是,具体是否属于高利贷要根据情况而定,民间借贷双方可以自由约定...查看全文

放高利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高利贷的过高利息给借款人带来沉重负担,催收暴力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高利贷的随意性增加了风险,引发纠纷和案件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同时也加重了企业负担,导致资金恶性循环。...查看全文

高利贷的风险如何?

高利贷是指利率高于法定最高利率的贷款,不受法律保护。根据法律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高利贷的计算方法是利滚利,即复利法。...查看全文

探讨其潜在风险与收益

反担保是一种担保形式,具有促进资金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的作用。担保人可以通过反担保物优先偿还债务,而被担保人则可省事、节约成本。一旦反担保成立,担保人可行使追偿权,包括实际支出费用、利息以及追偿费用。...查看全文

法人背后的风险与潜在收益

法人的风险是,法人代表从事非法经营的,逃避债务的,擅自处理财产的,损害国家利益的要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法人的好处是,有权代表企业签订合同,掌握企业财产。同时,公司法人代表更换手续包括办理营业执照变更、组织机构代...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