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方法和要点

律师回答
摘要:当事人遇到对方逃逸时,应尽力记住对方车辆的型号、颜色、号牌和其他主要特征,并及时报警。逃逸行为主要表现为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或弃车逃逸。在私了事故中,逃逸行为常发生于双方产生争议、一方心虚害怕或不愿承担经济损失的情况下。
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
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体态(胖瘦)、年岁(青年、中年、老年或约多少岁)、长相(身体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纹身、黑痣等)、衣着等。
“私了”中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
二、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
虽然说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严重,但是这两种逃逸行为在“私了”事故中也时有发生。通常表现为:
1、当双方在对事故事实的确认、或对如何赔偿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未进行友善的协商,发生了口角时,于是,一方当事人“拂袖而去”,驾车离开现场。
2、双方在核实有关情况时,乙方发现甲方车辆无车牌,或酒后驾车,或非司机驾车,提出不能“私了”需要报警时,甲方心虚害怕,为逃避法律的严厉处罚,寻机逃逸。
3、事故发生后,乙方称受伤,如果经医生检查无大碍可“私了”,甲方在送乙方去医院的途中,或乙方正在接受治疗时,甲方不愿承担乙方的各种经济损失而中途“溜号”。
延伸阅读
结语: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尽力记住以下几点并及时报警:对方车辆的型号、颜色、号牌及其他主要特征,以及逃逸者本人的身高、体态、年岁、长相和衣着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驾车逃逸和弃车逃逸两种形式。即使在私了事故中,这两种逃逸行为仍时有发生。常见表现包括:争议产生时一方当事人驾车离开现场、发现对方车辆存在问题时心虚逃逸、或在送对方去医院时不愿承担经济损失而中途逃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策略

本文介绍了交通事故中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应对方法。逃逸行为有两种,一是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二是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在“私了”事故中,逃逸者通常会有明显的行为表现,如发生口角后驾车离开现场,发现车辆无车牌或非司机驾车时逃逸,或...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处理实务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和相关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行为根据情况处理,不构成犯罪的可罚款或拘留,重大事故构成犯罪但未逃逸的吊销驾照,重大事故构成犯罪且逃逸的吊销驾照且终生不得重新领取。相关规定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处理策略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时,参加强制保险的机动车由保险人在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若机动车不明或未参保,或者抢救费用超出保险责任限额,被侵权人的人身伤亡费用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处理程序

交通事故逃逸将导致驾驶证吊销和刑事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报告交警或公安机关。造成人员伤亡的,应抢救伤者并标明位置。违反法律规定、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将吊销驾驶证。逃逸的将被吊...查看全文

交警如何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案件?

交通事故逃逸是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情况,需要按照处理流程进行认定和追究责任。交警应立即勘察现场,认定责任,并处理损害赔偿事宜。逃逸人员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责任程度可能涉及刑事或行政处罚。根据《刑法》,逃逸导致重大事故的将受到严...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逃逸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下,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处理方法的演变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及相关规定:对于逃逸行为,根据情况可处罚款、拘留;对于重大事故构成犯罪者,吊销驾驶证;对于逃逸且构成犯罪者,终身不得重新领取驾驶证。相关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查看全文

逃逸交通肇事的处理和处罚方法

交通肇事后逃逸将面临严厉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若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有特别恶劣情节,可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导致人员死亡,可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具体流程

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逃逸的处理流程包括:当事人报警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立即派遣交通警察前往现场,首先组织抢救伤者并采取措施恢复交通,随后展开对逃逸人员的追查,并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以确定责任划分。...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处置方法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与责任:根据不同情况,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将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逃逸行为,公安机关可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并可拘留15天以下;对于构成犯罪但未逃逸的重大事故,公安机关将吊销驾驶证;对于构成...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处理步骤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告交警,乘车人和过往者应予以协助。若无人身伤亡且事实无争议,当事人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否则应报告交警。...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处理流程概述

交通事故发生后,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告交警,乘车人和过往者应予以协助;若无人员伤亡且无争议,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赔偿;否则应迅速报告交警。...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逃逸的处理方法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逃逸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由交警部门追查逃逸司机,查获后,对于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发生重大事故构成犯...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①尚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处理小事故逃逸事件的方法

发生小事故逃逸将负全部责任,可能面临罚款和吊销驾照的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包括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明知自己造成事故、逃逸是为了逃避责任。交通肇事的几种情况包括逃离现场、驾车离开事故现场、不履行处理义务后返回、离开医院等。...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根据情况不同分为三种:轻微情况处以罚款和拘留;重大事故无逃逸将吊销驾驶证;重大事故逃逸将吊销驾照且终身不得重新领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并...查看全文

电动车交通事故逃逸处理方法

电动车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处罚为200-2000元罚款,加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若未取得驾驶证、驾驶证被吊销或暂扣期间驾驶、超速50%、强迫他人违规驾驶、违反交通管制、损毁交通设施、非法拦截、扣留车辆等行为,也会受到罚款或拘...查看全文

酒驾交通事故后逃逸处理方法

酒后逃逸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刑法》规定,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处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方法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将受到行政处罚,不构成犯罪的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并终身不得重新取得。若逃逸导致对方死亡,根据具体情节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若受害人已死亡则一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肇事方隐藏或遗弃受害人导致死亡或严重残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