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被捕后家属什么时候能见?

律师回答

根据法律规定,罪犯被判刑后,人民法院应当将有闲法律文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法定期限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正式分配后,所在监狱应当自罪犯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家属通知书。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判刑后在看守所家属能见吗

能见,但要经办案机关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犯人送监狱后多久联系家属

法律规定在罪犯收监后的五日内,由监狱向家属发出通知书。《监狱法》规定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是写信通知家属、在信上一般写有犯罪情况,判多少年,所在监狱、监区和有关会见日期等信息。

犯人判刑是否通知家属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宣判是不会通知家属的。除未成年人为被告人的以外所有刑事案件,开庭前,都不会通知被告人的家属。

但是根据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下列工作:

(一)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二)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三)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三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四)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

(五)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家属如何取回犯人手机

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家属可以拿回。《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对查封、扣押的财物,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3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因此亲属可以到公安机关询问能否拿回。

开庭家属可以和犯人说话吗

关于开庭家属可以和犯人说话吗的法律问题。

一、开庭家属可以和犯人说话吗?

不可以,刑事诉讼开庭后,所有到庭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基本规定:

1、进入法庭须接受安全检查,禁止携带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禁止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险品。

2、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

3、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4、未经法庭允许,不得发言或提问。

5、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闭。

6、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员,审判人员、司法警察有权责令其退出法庭或予以罚款、拘留。

7、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员,人民法院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刑事诉讼开庭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一)确定审判长及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开庭十日以前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辩护人;

(三)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开庭五日以前提供证人、鉴定人名单,以及拟当庭出示的证据;申请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应当列明有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

(四)开庭三日以前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

(五)开庭三日以前将传唤当事人的传票和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出庭的通知书送达;通知有关人员出庭,也可以采取电话、短信、传真、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能够确认对方收悉的方式;对被害人人数众多的涉众型犯罪案件,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布相关文书,通知有关人员出庭;

(六)公开审理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刑事案件开庭家属不仅不可以和犯人说话,也不能有其他任何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比如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大声喧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进行录音录像,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对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员,轻则被责令退出法庭,重则会被罚款或拘留。

相关内容:犯人缓刑期间可以出境吗?

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且在一定时期内,会有专门的考察机构对缓刑的犯人进行考察,并根据犯人的表现来决定具体要接受的刑罚。所以犯人在此期间要遵守法律规定,不然就会加重刑罚。那么被判缓刑需要什么条件?犯人被判缓刑期间可以出境吗?刑满之后呢?下面就跟着来解答这些问题。

一、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中期或长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刑法》(修正案八)将74条修改为:“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二、缓刑期间可以出国吗

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在被宣告缓刑期间,如果严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可以到所居住的公安派出所,把情况向派出所报告,对于外出打工、学习,如果是本人所居住的市、县范围外,应当经过当地派出所批准,否则,不得擅自外出打工、学习。

三、缓刑期满后可以出国吗

可以先持护照申请旅游签证,按照常规来说不论是有无犯罪历史的人出国旅游都是可以的,但是还是要看签证官批不批你的签证。

缓刑期间应该遵守哪些规定

《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犯人缓刑期间可以出境,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而如果缓刑已经期满后,就不必再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可以出国。而且犯人在缓刑期间要格外注意要遵守的规定,如若再犯,不仅会被撤销缓刑,还会加重即将要接受的刑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人被捕后家属能见吗

家属是不可以见,只有律师才有权会见和探视嫌疑人。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时,掌握了一些犯罪证据和犯罪事实。在羁押期间,家属不能到看守所看望犯罪嫌疑人。可以请辩护律师代理此案。除辩护律师外,被告嫌疑人不准探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查看全文

犯人被捕后家属能见嘛?

律师解答: 家属是不能见,只有律师才有权会见和探视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家属不能到看守所看望犯罪嫌疑人。可以请辩护律师代理此案。除辩护律师外,被告嫌疑人不准探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犯人被捕后家属能见吗?

律师分析: 家属是不能见,只有律师才有权会见和探视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家属不能到看守所看望犯罪嫌疑人。可以请辩护律师代理此案。除辩护律师外,被告嫌疑人不准探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犯人被捕后家属能见吗

法律分析:家属是不能见,只有律师才有权会见和探视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家属不能到看守所看望犯罪嫌疑人。可以请辩护律师代理此案。除辩护律师外,被告嫌疑人不准探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查看全文

犯人被捕后家属能见吗

法律解析: 家属是不能见,只有律师才有权会见和探视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家属不能到看守所看望犯罪嫌疑人。可以请辩护律师代理此案。除辩护律师外,被告嫌疑人不准探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批捕了什么时候能见家属

批捕后亲属不可以见犯罪嫌疑人。1、无论是刑事拘留还是已经转为逮捕,家属都是不可以见到的。2、一般法院公开开庭是家属可以旁听,见到嫌疑人,但不可以和对方讲话;再就是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被告人到监狱服刑后,这种属...查看全文

犯人批捕后家属能见吗?

犯人批捕后家属是不能见面的,但是可以委托律师进行相关事项的处理,这在我国法律上是有明确的规定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与辩护律师就相关犯罪事实和辩护情况进行认定和处理,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查看全文

被捕后家属能否与被捕嫌疑人见面?

被逮捕后家属可以见嫌疑人吗?公安机关逮捕嫌疑人程序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律师辩护人可以会见嫌疑人,非律师辩护人需经批准。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需签发逮捕证,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要求签字或按手印。逮捕后...查看全文

批捕后能会见嫌犯家属吗

法律分析:   批捕后不可以会见家属。如果家属想见嫌疑人或者嫌疑人想见家属,只能由律师进行会见,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   《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查看全文

批捕后多长时间能见家属?

律师解答: 一般是37天内检察院出具批捕通知书,批捕后有两个月侦查阶段,再到审查起诉一般是一个月,之后再到审判阶段是两个月。法院判决之后嫌疑人移送到监狱之后家属第一次见需要法官开具会见单才能见,如果一审结束再上诉,在上诉期家属还是...查看全文

批捕后多长时间能见家属?

法律解析: 一般是37天内检察院出具批捕通知书,批捕后有两个月侦查阶段,再到审查起诉一般是一个月,之后再到审判阶段是两个月。法院判决之后嫌疑人移送到监狱之后家属第一次见需要法官开具会见单才能见,如果一审结束再上诉,在上诉期家属还是...查看全文

批捕后家属能见吗

批捕后家属能见吗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是不能会见家属的,如果家属想见嫌疑人或者嫌疑人想见家属,只能由律师进行会见,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查看全文

批捕后能见家属吗

被逮捕后家属不能见嫌疑人,只有辩护律师可以见。犯罪嫌疑人在判决前不允许与家属会见,除了辩护律师,其他人也不允许探视。辩护律师可以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咨询,核实证据,并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这些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查看全文

犯罪嫌疑人什么时候可以见家属

1.嫌疑人逮捕后一般需要4到6个月才能见家属。 2.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程序需要出示逮捕证,并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 3.逮捕后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开庭宣判,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逮捕后的程序和时间限制。 嫌疑人逮捕后的家属见面时间...查看全文

家属什么时候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期间,家属无权会见当事人,只能通过委托律师了解案情、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并提供法律帮助。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亲属而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任何阶段都不能与其接触,只能通过委托律师来实现与其沟通。...查看全文

家属什么时候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

法律解析: 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在刑事拘留期间,家属见当事人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提供法律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查看全文

家属什么时候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期间,家属无权会见当事人,只能通过委托律师了解案情、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并提供法律帮助。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亲属而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任何阶段都不能与其接触,只能通过委托律师来实现与其沟通。...查看全文

逮捕后多久能见家属

逮捕后什么时候能会见 批捕后一般是4到6个月才能见到家属。 一般是37天内检察院出具批捕通知书,批捕后有两个月侦查阶段,再到审查起诉一般是一个月,之后再到审判阶段是两个月。法院判决之后嫌疑人移送到监狱之后家属第一次见需要法官开具会...查看全文

批捕后多久能见家属

法律分析:一、批捕后多久能见家属逮捕后只有开庭的时候才可以见到家属。批捕后亲属不可以见犯罪嫌疑人。无论是刑事拘留还是已经转为逮捕,家属都是不可以见到的。一般法院公开开庭是家属可以旁听,见到嫌疑人,但不可以和对方讲话;再...查看全文

批捕后多久能见家属

逮捕后什么时候能会见 批捕后一般是4到6个月才能见到家属。 一般是37天内检察院出具批捕通知书,批捕后有两个月侦查阶段,再到审查起诉一般是一个月,之后再到审判阶段是两个月。法院判决之后嫌疑人移送到监狱之后家属第一次见需要法官开具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