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愿意出庭作证的证人,法院有哪些应对措施?

律师回答
摘要:如何处理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问题,包括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和公证证明等途径;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思想影响和执法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民事诉讼中证人需要具备知情能力、正确表达能力等资格条件。
一、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怎么办
证人不愿出庭作证可以采取下列途径处理:
1.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驳回,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被保全人对该裁定也有权异议,但该异议不影响裁定的执行。
2.申请公证证明对于公证行为。
目前我国立法层次太低,主要是国务院的规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规章。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二、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
证人不出庭作证往往是基于下列原因:
1.证人受传统落后的思想影响,主观上不愿出庭作证。有些人法律意识不强,认为作证就是在人家背后下“黑手”,不是光明正大行为,会被人耻笑。而有些人则缺少正义感,“不关己事,高高挂起”。
2.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性。目前很多的执法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性,认为证人证言的书面材料和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效力都是一样的。
3.法律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相关规定不健全。
三、民事诉讼中证人的资格条件
民事诉讼中证人需要具备如下资格条件: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知道案件情况”,能够“辨别事非”,能够“正确表达”的人,是取得证人资格的绝对条件。
2.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案件的当事人由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不能作为证人。
4.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延伸阅读
结语:在处理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以确保证人的证言不被破坏;二是申请公证证明对公证行为,使公证成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可能是受传统思想影响或缺乏正义感,也可能是执法人员对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法律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相关规定也不完善;在民事诉讼中,证人需要具备知晓案件情况并有作证能力的资格条件,同时不能是当事人,也不能是无法正确表达意愿的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条 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证的事项、要求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内容。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没有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的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五条 证人出庭作证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证人有困难需要预先支取出庭作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证人的申请在出庭作证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二条 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证人作证前不得旁听法庭审理,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
证人言辞表达有障碍的,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证人不愿出庭作证,如何应对?

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是因为受传统思想影响,缺乏正义感,担心报复,以及执法人员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法律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也不健全。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无法受到处罚。...查看全文

证人不愿意在法庭上作证,律师有哪些应对策略?

证人不愿作证的处理方式及刑事诉讼证人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法院可强制证人出庭作证,拒绝作证者可受训诫或拘留,但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可准许不出庭。证人应在案件开始前了解情况、能辨别是非、能正确表达,并应在庭审中接受...查看全文

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处理措施有哪些?

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处理方式:1、法院可强制证人到庭;2、训诫或拘留证人;3、法院可准许证人不出庭,如身患疾病、交通不便、无法回国等。当事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时,法院可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查看全文

拒不出庭应对措施

这段内容介绍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如果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被告反诉的话,可以按撤诉处理或进行缺席判决。同时,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收到法院传票后,...查看全文

无法出庭的法庭应对措施

开庭原告不出庭可能导致撤诉处理或被告缺席判决。如果原告有正当理由缺席,法院可延期审理。缺席判决适用于原告无正当理由缺席、被告拒不到庭、法院不准撤诉、债务人下落不明等情况。这样的判决通常对原告不利。...查看全文

被告不出庭的应对措施

被告不出庭的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缺席判决。但如果被告是必须出庭的,经过两次传票传唤后,如果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9条和第144条的规定,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查看全文

债务人缺席法庭,应对措施有哪些?

债权人追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有三种途径:一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公告送达和缺席判决追偿债务;二是债务人申请宣告为失踪人,由代管人支付借款;三是担保人或保证人直接要求代偿。...查看全文

债务人拒不出庭应对措施

法院可以在债务人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下,依法缺席审理并作出判决,但债务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参加诉讼也不会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法院可以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对事实进行认定并作出判决。...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家庭暴力的应对措施如下:1、在发生家庭暴力时,受害者可录音录像,且应当及时报警,保留好报警回执、配合公安机关制作相关的调查笔录或调解笔录。并及时拍摄被施暴后的伤情照片,保留好医院出具的就诊证明和鉴定部门出具的伤情鉴定意...查看全文

针对欠钱不还的被告,法院有哪些应对措施?

法院对欠债不还的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传唤申报财产、冻结账户、查封拍卖财产、禁止转让股权、强制迁出房屋等。欠钱不还的起诉流程包括递交诉讼状、送达答辩状、开庭审理、法庭调查和辩论等。债务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但在采取强制措施之前...查看全文

法院对房产证办证案件措施有哪些

判决办理房产证怎么执行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法院判决办理房产证后,法院的判决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可凭法院的判决书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二十九条【法律文书或征收决定导致的物权变动】因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应对措施有哪些?

合同履行中遇到问题,应及时沟通。延长履行期限或解除合同需根据情况决定,违约责任由有过错一方承担。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根据影响可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但需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查看全文

被告拒不出庭应对措施

被告缺席可进行判决,需自担辩护后果;必须出庭案件,两次传唤不到庭则拘传;判决后不还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期限一般六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无财产则终结。...查看全文

被告人未出庭应对措施

被告不到庭,法院可缺席判决,但通常不支持高额赔偿要求。被告可书面意见或委托代理人出庭。不出庭可能导致不利判决,法院可公告送达并强制执行。民事案件一般可缺席判决,但特殊案件需被告到庭审理。...查看全文

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律师分析: 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 (1)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 查封、扣押、冻结、辨识、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4) 搜查; (5) 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查看全文

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1)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2)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3) 查封、扣押、冻结、辨识、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4) 搜查;(5)...查看全文

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法律解析: 法院对不执行人的强制措施: (1) 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3) 查封、扣押、冻结、辨识、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4) 搜查; (5) 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的财物...查看全文

被告无法出庭应对措施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被告人无法出庭时,根据原因进行处理。如果是中止诉讼情形,法院会中止诉讼;如果是其他情形,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庭。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可以恢复诉讼。...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被告人不履行,应对措施有哪些?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主要要点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6条和第236条规定,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可以责令原法院执行或指定其他法院执行;法律文书具有执行效力,必须发生法律效力且具有给付内容;被申请执行的财产持有人有义...查看全文

民诉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处罚措施

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民事案件中,证人未出庭作证可能导致其证言真实性受到质疑,法官可能不采纳该证据。刑事案件中,证人拒不出庭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二是予以训诫,情节严重者可处以10日以下拘留。被告人的父母、子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