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节假日律师能会见吗

律师回答

看守所节假日律师能会见吗?周末律师能去看守所见被拘留的人。

周一到周五,都属于正常工作时间(节假日除外),看守所也会正常安排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律师当然是可以在周末(周五)到看守所去会见犯罪嫌疑人的。

具体的会见时间要由律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来确定,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律师周末去会见的,家属应该提前与承办律师联系,以便律师能够提前安排好工作日程,按时到看守所会见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受人犯委托的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在人犯接到起诉书副本后,可以与人犯会见、通信。

律师会见被羁押的人犯,须持有律师事务所(或法律顾问处)的工作证和有固定格式的专用介绍信;其他辩护人请求会见被羁押的人犯需持有人民法院专用介绍信。

律师和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辩护人,必须在看守所里会见人犯。看守所应当给予方便,并进行戒护,保证安全。会见结束后,应当将人犯交由值班看守干警收监。

当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在看守所的时候,其他人是不能进行会见的,只有律师可以有资格对其进行会见,为了便于了解犯罪情况以及更好的为其作出辩护,律师凭自己的三证即可进入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那么看守所律师会见规定有哪些?下面律图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

看守所律师会见规定有哪些

辩护律师会见注意以下几点:

1、辩护律师持“三证”即可要求在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外,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侦查机关批准。

2、辩护律师可以向侦查机关及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有权向侦查机关提出意见,从而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在侦查阶段,律师还可以就其了解的案件情况与侦查机关沟通,从而帮助侦查机关明确侦查方向,准确惩罚犯罪。

3、看守所负有及时安排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义务,并且立法对上述时限予以明确规定,看守所安排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间大为缩短。

4、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方式上的秘密性,不再需要侦查人员陪同,不被监听,有利于律师和犯罪嫌疑人之间充分交流,相互信任,从而更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关于看守所节假日律师能会见吗的问题,律师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看守所双休日律师可以会见吗

律师在周末可以会见被羁押的人犯,包括与亲属通信。在起诉前,犯罪嫌疑人可以与律师见面,如果无法聘请私人律师,法院会指定辩护人。在逮捕后的侦查阶段,律师会见被羁押的嫌疑犯需要持有工作证和介绍信。...查看全文

律师能见看守所犯人吗

法律分析: 律师能见看守所犯人。需要携带以下材料: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根据《律师法》 第三十三条 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有权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诉讼...查看全文

看守所律师会见流程

看守所律师会见流程及注意事项。律师需准备介绍信、授权委托书、身份资料和执业证等文件。会见时不可携带手机,应寄存于储物柜。律师会见嫌疑人次数无具体限制,但需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律师会见时不受监听。...查看全文

律师看守所会见手续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的手续: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有权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会见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律师...查看全文

律师看守所会见手续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手续如下:一、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携带以下证明、文件:(1)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专用介绍信;(2)律师本人的律师执业证;(3)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二、律师会见的手续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查看全文

看守所律师会见规定

简而言之,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会见、通信,具体规定参考刑事诉讼法三十九条,摘录如下: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查看全文

看守所节假日休息吗

法律分析:国庆假期间,看守所不放假,因为关押着犯人,都会轮班值守。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刑事拘留或逮捕而被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会见。所以,想要在国庆假期探视犯人的,只能委托律师会见。 ...查看全文

看守所律师会见能带信进去吗

法律分析:一、不可以。如果律师携带家属信件一旦被发现会被停止会见,而且律师还会被律师协会处分。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_墒...查看全文

看守所只能一个律师见吗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一名犯罪嫌疑人可以请两个辩护律师。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是不受次数限制的。如果不是涉及国家安全或受贿等案件,会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委托二名律师代理辩护。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查看全文

看守所能会见吗

法律解析: 羁押在看守所的人,如果是未判决案件,家属是不能会见的,但可以会见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 第二十八条 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 第二十九条...查看全文

看守所会见律师可以见几次

一般刑事案件侦查阶段会见无限制,但涉及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或严重贿赂犯罪的案件需要侦查机关许可。移送审查起诉后会见不受限制,次数由办案和辩护需求决定,至少四次。...查看全文

看守所律师会见可以带信吗

法律分析:在看守所能让律师带信进去。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期间仍然享有通信权,可以给当事人写信。 会见时律师也可以转述家属的意见,家属也可将信件邮寄至看守所,通过正常的程序使信件到达。 人犯在押期间也可以经过办案机关同意,并经过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看守所隔离期间律师能见吗?

律师分析: 律师在看守所会见犯人,时间和次数不受限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保障律师履行辩护职责需要的时间和次数,但是隔离期间最好不要律师会见。 【法律依据】: 《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七条 ...查看全文

律师看守所会见注意事项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查看全文

律师看守所会见注意事项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查看全文

律师看守所会见时间多长

律师在会见在押罪犯时,有以下规定:每次会见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人数也不得超过三人。会见应在看守所会见室进行,律师可以带手机,但需办理好相关手续后将其存起来,不能带进看守会见区。会见完毕后再领取手机。在侦查阶...查看全文

看守所节假日有人上班吗

法律分析:国庆假期间,看守所不放假,因为关押着犯人,都会轮班值守。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刑事拘留或逮捕而被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家属不可以探视,只可以委托律师会见。所以,想要在国庆假期探视犯人的,只能委托律师会见。 ...查看全文

看守所可以有见律师吗?

法律解析: 法律规定是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就可以会见了,一般在进去之前侦查机关就会讯问,因此,嫌疑人一进去就可以委托律师会见了,但实践中有的对方对于贩毒案件、涉黑案件等,可能会设置障碍,拖延律师会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看守所里可以见律师吗

一、看守所里可以见律师吗看守所里可以见律师,《刑事诉讼法》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会见...查看全文

看守所可以有见律师吗?

律师分析: 法律规定是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就可以会见了,一般在进去之前侦查机关就会讯问,因此,嫌疑人一进去就可以委托律师会见了,但实践中有的对方对于贩毒案件、涉黑案件等,可能会设置障碍,拖延律师会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杨建莉

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

主任律师刑事辩护

已服务18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