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能否作为证人?

律师回答
摘要:自己的家人可以作为证人,但必须无胜利精神缺陷且与案件无关。根据刑事诉讼法,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双方质证并查实后方可作为定案依据。篡改证据将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以及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诉讼中作伪证所负的法律责任不同。精神疾病可能导致无作证能力,需经司法鉴定评定。
一、自己的家人可以做证人吗
在法庭上自己的家人是可以作证的,只要是没有胜利精神上的缺陷都及和本案无牵连的,都可以作为证人的,证人证言会在查证后在能作为有效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二、篡改证据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一)行政责任:
1、罚款。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2、拘留。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内。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二)刑事责任:
1、妨害作证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诉讼中做伪证所负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我国刑法中对伪证行为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刑法第305条、第306条、第307条。
我国证人资格的限制规定仅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控告人、检举人、证人等提供不符合事实的证言,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缺乏对客观事实的理解力或判断力的,为无作证能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关于颁发《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的通知第二十一条诉讼过程中有关法定能力的评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己的家人在法庭上可以作证,前提是没有胜利精神上的缺陷且与本案无牵连。证人的证言需要经过公诉人、被害人、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质证,并在查证后才能作为有效证据。篡改证据将承担行政责任,包括罚款和拘留;而在刑事责任方面,可能涉及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不同身份的人在伪证行为中所负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在司法过程中,对于提供不符合事实的证言且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的控告人、检举人和证人,被认定为无作证能力。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二条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证人作证前不得旁听法庭审理,作证时不得以宣读事先准备的书面材料的方式陈述证言。
证人言辞表达有障碍的,可以通过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五条证人出庭作证后,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证人出庭作证费用。证人有困难需要预先支取出庭作证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证人的申请在出庭作证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七十条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证的事项、要求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等内容。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事项与待证事实无关,或者没有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的申请。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害人能否作为证人?

被害人不能作为证人,证人必须是了解案件情况的自然人,且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根据刑事诉讼法,知情人有作证的义务,但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的人不能作证。...查看全文

亲属能否作为证人?

证人必须是有判断力和表达能力的人,只要没有与本案有关的胜利心理缺陷,都可以作为有效证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也要确保证人及其亲属的安全。...查看全文

妻子能否作为证人?

直系亲属可作证,但证人适格并不代表证言可信。法官需根据证据规则判断证言的证明力。证人与当事人存在亲属、近邻、恩怨或利害关系,可能出于亲情、友谊、报恩或泄愤等动机,导致证言不可靠。...查看全文

老师能否作为保证人?

本文讲述了担保人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保证合同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具有代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但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如果共同还款保证人无能力还,则...查看全文

国家机关能不能作为保证人

法律分析:国家机关能不能作为保证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政府机关不能作为保证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辩护人可否作为证人作证?

证人是直接或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以现实的亲身经历感知案件事实。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具有客观性。由证人的客观性可以得出,证人具有唯一性。证人对案件事实的感知是其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查看全文

非法人组织能否作为保证人?

公益非营利组织和非法人组织不能充当保证人。非法人组织是指未经法人登记的介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社会组织,其目的是实现合法目标或基于一定财产并为特定目的而联合成立的人群。...查看全文

不能作为证人?

律师分析: 不能做为证人的人有: 1、证人证言是证人对案件真实情况的陈述,因此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项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证人。 2、诉讼代...查看全文

银行是否能作为保证人

银行可以作为保证人。只要法人有能力偿还,就可以成为担保人。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担保人有一个要求:不能被强制担保。只要银行具有法人资格,有能力偿还债务,并自愿作为担保人。当然,在现实中,中国商业银行只有总行具有法人资格,分行不具有法...查看全文

打人录音能否作为证明?

打人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但必须合法有效。录音取得过程中不能窃听或侵犯隐私权,对方言语必须真实表达且未受胁迫。录音内容需真实连贯,不可剪辑,音质清晰,需有其他证据佐证。只有真实且合法的录音才有效。...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能否作为家庭户主?

未满十八岁不可当户主,需等到成年后申请更换户主。未成年人原则上不能独立立户,但特殊情况可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由主管人担任户主。家庭户可分户,子女结婚后经济独立且有居住条件者应分户。居住单位内部或登记集体户口的职...查看全文

能否将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遗嘱见证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可作为遗嘱见证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其他不具备见证能力的人都不能担任见证人。此外,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人也不得担任见证人。...查看全文

妻子能否作为老公向娘家的借钱证人?

老公向娘家借钱无借条,妻子可以作为证人,但必须能正确表达意思。根据我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但生理、精神缺陷或年幼不能正确表达的人除外。证人必须是自然人,证言需亲口陈述或亲笔书写...查看全文

继承人能否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法律分析:继承人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见证人是遗嘱人设立遗嘱时在场作证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均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亲属能否作为合同见证人?

成为合同见证人的条件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与当事人无利害关系,亲属不可作为见证人。合同公证是确保合同真实性、合法性的非诉讼活动,监督合同签订和履行。公证机关指导合同当事人合法签订、履行合同,预防纠纷,维护国家利益和当事人权益。合...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时,能否作为证人?

离婚案件中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及不同类型的证据,包括外遇过错证据、共有财产证据、赌博证据、吸毒证据、视听资料等。离婚当事人需自行收集有力证据以保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对方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此类诉讼中,证据的采...查看全文

妻子能否作为丈夫的证人?

妻子可作为丈夫的证人,但证言需真实合法,证据应具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需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出庭作证,单位负责人应支持证人作证。...查看全文

借款担保能否作为保证人?

借款担保充当保证人保证合同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保证合同有效的要件包括行为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且符合公序良俗,同时借款合同也必须有效。保证合同无效时,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需承担相应责任。借款合...查看全文

家庭暴力人证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家庭暴力人证能作为证据。家庭暴力的发生,除双方当事人外,其子女和邻居出具的证言也是认定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有力证据。需要注意的是,证人需要依法申请。证人的证言必须客观反映当时的实际情况,需要亲自接受法官的质证。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查看全文

离婚诉讼中,家人能否作为诉讼参与人?

离婚官司中,双方家人可以选择是否参与,法律并没有要求他们必须出庭。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草起诉状、准备证据、递交法院、法院决定受理、发送起诉状副本、安排开庭等。家人可以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旁听,但不是必须的。...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夏可亮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22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