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朋友圈骂人触犯哪条法律?

律师回答
摘要:在朋友圈里骂人有公然侮辱性质的,违法不允许。轻者受罚,严重者追究刑责。若骂人是在与被骂者关系密切的群体中,要看内容是否真实批评。捏造事实、谣言诽谤属侵犯名誉权,达一定人数可构成诽谤。侮辱性言辞属侵权,造成严重后果可能构成侮辱罪。名誉权是保持维护名誉的权利,侵犯名誉权包括公然损害人格、毁坏名誉,散布虚假事实,披露私生活信息。
在朋友圈里骂人有公然侮辱性质的,这是违法的,法律是不允许的。轻者,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人员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骂人是在一个群体或朋友圈中,且该群体与被骂者(地域群体、生活群体等)关系密切,则要看骂人的内容。如果是真的批评,没有谣言,没有侮辱性的话,那就不是犯罪。
如果是捏造事实、谣言诽谤,情节不严重的,就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访问人数达到5000人,或者转发人数达到500人的,可以构成诽谤。如果这是事实,但辱骂的内容是侮辱性的。如果是一般的侮辱性言词,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属于侵权行为,可以拘留、罚款。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如被害人自杀、精神障碍等),可能构成侮辱罪。
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传播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言辞,并为第三人知悉,包括:
(1)以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比如不当地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但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
(2)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
(3)故意披露、散布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私生活信息。
延伸阅读
社交媒体言论涉及法律责任的界限是什么?
社交媒体言论涉及法律责任的界限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问题。一般来说,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和保护。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侮辱、诽谤或散布虚假信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于言论的限制和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
在一些国家,针对诽谤、侮辱、威胁、种族歧视、仇恨言论等违法行为,社交媒体言论可能会受到法律追究。此外,对于侵犯他人隐私、侵权、侵犯商业机密等行为,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一些国家还对色情内容、恶意软件传播、恶意诽谤等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然而,社交媒体平台通常享有一定的豁免权,即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它们不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负直接责任。但一旦平台知晓用户发布的违法言论,有义务采取措施删除或屏蔽相关内容。
因此,社交媒体言论涉及法律责任的界限取决于具体的国家法律和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理性表达观点,避免违法行为。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用户言论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结语:在社交媒体中,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也受到法律的限制和保护。侮辱、诽谤和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都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从而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社交媒体言论涉及法律责任的界限,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理性表达观点,避免违法行为。而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用户言论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发朋友圈骂人触犯哪一条法规?

法律解析: 如果你的骂人的内容带有侮辱性的话,则要看你所发的侮辱性言语造成的后果严重与否,如果你所发的侮辱性言语没有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你这种就属于侵权行为,同时也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会受到一定金额的罚款的,并且还可能...查看全文

发朋友圈骂人触犯哪一条法规?

律师解答: 如果你的骂人的内容带有侮辱性的话,则要看你所发的侮辱性言语造成的后果严重与否,如果你所发的侮辱性言语没有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你这种就属于侵权行为,同时也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会受到一定金额的罚款的,并且还可能...查看全文

发朋友圈骂人违法吗

本文讲述了朋友圈中信息传播的力量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侵权行为。同时,强调了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在公众地方侮辱、诽谤他人。接着,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侮辱诽谤的条款,并提醒人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查看全文

朋友圈发别人照片骂人犯法吗

律师分析:犯法。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查看全文

发朋友圈没有点名,骂人犯法吗?

网络骂人行为的合法性与违法性取决于骂人方式、场合和内容。单对单骂人可能不违法,但骚扰对方可能触犯治安管理法。在群里或朋友圈骂人,如果是真实批评且非侮辱性,不违法;若捏造事实、造谣诽谤,可能构成侵权或诽谤罪;若侮辱性质骂人,可能涉嫌...查看全文

朋友圈辱骂他人涉及哪条法律规定?

骂人带侮辱性言语触犯法律,轻则侵权行为受罚,重则构成侮辱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侮辱他人名誉权是不允许的,会受到罚款或拘留处罚。如果侮辱导致对方自杀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将构成严重犯罪。...查看全文

朋友圈骂人是否犯法?法律如何规定?

朋友圈辱骂他人是违法的,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微信朋友圈并非封闭空间,需受法律规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者,可处拘留或罚款。在侵犯名誉权案件中,法院通常要求被告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赔礼道歉并公开展示...查看全文

朋友圈骂人是否犯法?法律角度分析

在朋友圈里骂人有公然侮辱性质的,轻者受治安管理人员处罚,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正确区分骂人与批评,真实批评不属于犯罪。捏造事实、谣言诽谤侵犯他人名誉权,根据情节轻重可构成诽谤或侮辱罪。侵犯名誉权包括损害人格、毁坏名誉、散布私生活...查看全文

朋友圈骂人是否犯法?法律角度解读

朋友圈骂人违法,轻者受罚,重者刑责。骂人内容视情况而定,真实批评不犯罪,谣言诽谤侵权。转发500人或访问5000人构成诽谤,侮辱言辞可拘留罚款,严重后果可能构成侮辱罪。...查看全文

在朋友圈骂日本犯法嘛?

律师解答: 1、近日,赵某将自己和朋友李女士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里,其中带有很多侮辱性的语言,配文说"就喜欢看你这样、又丑又不能拿我怎样"。那么,这样做是否合法呢? 2、王女士和刘女士,原本是好友,最近因为一点小事情,两个人闹了别...查看全文

在朋友圈骂日本犯法吗?

律师分析: 1、近日,赵某将自己和朋友李女士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里,其中带有很多侮辱性的语言,配文说"就喜欢看你这样、又丑又不能拿我怎样"。那么,这样做是否合法呢? 2、王女士和刘女士,原本是好友,最近因为一点小事情,两个人闹了别...查看全文

在朋友圈骂日本犯法吗?

法律解析: 1、近日,赵某将自己和朋友李女士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里,其中带有很多侮辱性的语言,配文说"就喜欢看你这样、又丑又不能拿我怎样"。那么,这样做是否合法呢? 2、王女士和刘女士,原本是好友,最近因为一点小事情,两个人闹了别...查看全文

在朋友圈骂日本犯法吗?

法律解析: 1、近日,赵某将自己和朋友李女士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里,其中带有很多侮辱性的语言,配文说"就喜欢看你这样、又丑又不能拿我怎样"。那么,这样做是否合法呢? 2、王女士和刘女士,原本是好友,最近因为一点小事情,两个人闹了别...查看全文

在朋友圈骂日本犯法吗

1、近日,赵某将自己和朋友李女士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里,其中带有很多侮辱性的语言,配文说"就喜欢看你这样、又丑又不能拿我怎样"。那么,这样做是否合法呢? 2、王女士和刘女士,原本是好友,最近因为一点小事情,两个人闹了别扭,都在在微...查看全文

网络发朋友圈骂我,违法吗?

在朋友圈里骂人有公然侮辱性质的,这是违法的,法律是不允许的。轻者,由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人员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骂人是在一个群体或朋友圈中,且该群体与被骂者(地域群体、生活群体等)关系密切,则要看骂人的内容。如果是...查看全文

发朋友圈侮辱人犯法么?

律师分析: 在“朋友圈”中的信息被转发多次之后,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朋友圈内侮辱、诽谤他人的言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会影响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并对其精神造成伤害,所以会构成对他人...查看全文

在网络发朋友圈骂人是否违法?

在朋友圈里骂人有公然侮辱性质的,这是违法的,法律是不允许的。轻者,由公安机关治安管理人员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骂人是在一个群体或朋友圈中,且该群体与被骂者(地域群体、生活群体等)关系密切,则要看骂人的内容。如果是...查看全文

朋友圈辱骂行为是否犯法

朋友圈骂人不一定犯法,但若涉及公然侮辱、谣言诽谤等情节严重行为,则可能触犯法律,受罚款或拘留处罚;侮辱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侮辱诽谤罪的立案标准为涉嫌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并散布等情节严重行为。...查看全文

骂人触犯了哪条法律

骂人违法,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可被拘留或罚款。该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多次发送淫秽、恐吓信息等行为都会受到处罚。此外,还包括写恐吓信、诬告陷害他人、威胁、侮辱证人及其亲属、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查看全文

朋友欠钱不还发朋友圈犯法吗

法律分析:违法,可能涉嫌侵犯隐私权,但不是大事,让他去起诉,在收到法院生效判决后你再撤销朋友圈文章就好了。但只要有证据证明是事实,不构成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