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的调解方法

律师回答
摘要:民事纠纷调解失败后,法院应组成合议庭审理判决;民事纠纷起诉需要提交起诉书和相关证据;立案庭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办理立案手续;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
一、民事纠纷如何调解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法院在调解失败后,应该组成合议庭审理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二、民事纠纷起诉流程怎么走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三、民事纠纷诉讼时效多久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延伸阅读
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及其效果评估
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包括法院诉讼、仲裁、调解等多种方式。法院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具有法律效力;仲裁是由独立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而调解是通过第三方中立人的协助,促使当事人和解。对于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当事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方式。同时,对于解决效果的评估也至关重要。评估可以从解决时间、成本、当事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以便为当事人提供更合适的解决方案。综上所述,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及其效果评估对于维护当事人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综上所述,民事纠纷的调解是在法院审理过程中的一种解决方式,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通过分清是非来实现调解的目的。民事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供主张的证据材料等步骤,同时需要履行必要的手续和缴纳相关费用。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对于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法院诉讼、仲裁、调解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进行效果评估。维护当事人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目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二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处理民事纠纷调解不成的方法

民事纠纷调解不成时,应终止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保护权益。人民法院应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应及时判决。...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方法有什么

民事纠纷调解方法:一般有四种调解方法,协商解决,调解解决,诉讼解决,仲裁解决。 1、协商解决。主要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和分歧。协商解决的优点很明显,程序简单,灵活多变,双...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方法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民事纠纷的调解程序和方式。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需要先去法院起诉立案。一旦受理申请,调解委员会将指派一名或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在审理法官的主持下,可以进行调解。但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调解,最后只能通过判决结案...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包括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一般有四种调解方式,协商解决,调解解决,诉讼解决,仲裁解决。1、协商解决。主要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和分歧。协商解决的优点很明显,程序简...查看全文

司法局民事纠纷调解?

律师分析: 民事纠纷是可以通过司法所进行调解的,这是司法所的工作职责之一,司法所是我国最基层的司法机构。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法庭提...查看全文

司法局民事纠纷调解

律师分析:民事纠纷是可以通过司法所进行调解的,这是司法所的工作职责之一,司法所是我国最基层的司法机构。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本人或者由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代理人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法院调解吗

法律分析:民事纠纷法院会调解。人民法院处理民事纠纷一般都应该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调解。很多法院会在对原告提交的起诉资料登记后,根据简繁分流原则,引导原告进入先行调解程序,然后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法律依...查看全文

调解民间借贷纠纷的方法

民间借贷纠纷可适用人民调解法,建议在庭前调解成功以省去开庭举证,但可能需作让步并延长还款日期。被告自愿偿还债务将失去抗辩权,但或可获对方让步及分期还款机会。庭前自行调解需向法院起诉违约,法院调解书可直接申请执行。...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的调解方式有哪些?

调解的方式及法律依据:法院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是常见的调解方式,法律依据为《人民调解法》。 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区别:调解机构性质不同,调解性质不同,调解权来源和性质不同,调解范围不同,调解协议效力不同。 本文介绍了...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法院的调解程序

人民法院调解民事纠纷,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法院进行调解时,可以由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法院还可以邀请相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调解,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法院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查看全文

调解民事纠纷的机构

一、民事纠纷需要找什么部门 1、民事纠纷可以向乡镇、村,办事处、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还可以向法院起诉。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的原则?

律师分析: 民事纠纷调解的原则是什么 1、依法原则,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2、自愿平等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3、尊重当事人诉讼权...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有什么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一般有四种调解方式,协商解决,调解解决,诉讼解决,仲裁解决。 1、协商解决。主要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和分歧。协商解决的优点很明显,程序简单,灵活多变,双...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有什么

法律分析:民事纠纷调解方式:一般有四种调解方式,协商解决,调解解决,诉讼解决,仲裁解决。1、协商解决。主要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和分歧。协商解决的优点很明显,程...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对方不接受调解

法律分析:民事案件是自愿调解,如果不同意调解,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有哪些

民事纠纷调解方式:一般有四种调解方式,协商解决,调解解决,诉讼解决,仲裁解决。1、协商解决。主要是指发生纠纷的双方,在经过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解决纠纷和分歧。协商解决的优点很明显,程序简单,灵活多变,双方...查看全文

法院怎么调解民事纠纷?

民事调解程序包括三个步骤:一是受理纠纷,及时调解;二是调查分析,查明纠纷原因和争议焦点,进行研究分析;三是调解,根据调查分析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的调处方式

民事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和仲裁四种方式解决,各有优缺点。协商解决灵活简单但可能需要协议确保结果;调解解决节约资源且后续纠纷几率低;诉讼解决追求客观合法但耗时费力;仲裁解决具有强制性和专业性但范围有限。...查看全文

民事纠纷调解遇阻,解决方法有哪些?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包括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自力救济是当事人自行解决纠纷,社会救济是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公力救济是通过诉讼和行政裁决解决。当调解不成时,可以选择进入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查看全文

如何调解民事纠纷

一、如何调解民事纠纷1、申请与受理。当事人双方均可向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处理,这些机关对按规定可以由行政管理部门先行处理的案件,应予以受理,并立案调查。2、查清事实。不仅要向当事人双方了解事实和争议的焦点,...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