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主要是受理反映被巡视单位党委班子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
根据有关要求和巡视工作职责,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被巡视单位党委班子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其他不属于巡视受理范围的信访问题,将按规定由被巡视单位和有关部门认真处理。
巡视组九大权限:听取工作汇报和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根据工作需要列席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会;受理反映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等;召开听取意见座谈会;个别谈话;调阅、复制有关文件、档案、会议记录等资料;民主测评、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对专业性较强或者特别重要问题的了解,可以商请有关职能部门或者专业机构予以协助。
巡视组是如何巡视的:
中央巡视组前往某一个省后,一般停留2-3个月,其间会与当地100-200名干部谈话。整个过程中,巡视组只带耳朵、眼睛、照相机、录音机。他们的职责是发现问题,但不办案,只负责向中纪委、中组部报告,两部委再将报告转呈中央。
由于巡视组的特殊职能,一开始,有的群众这样评价巡视:“巡”就是转一转,“视”就是看一看,合起来就是走一走,看一看。其实,巡视并非这样肤浅。特别是随着中央巡视组到地方巡视向地方群众公开,中央和地方媒体也时有报道,中央巡视组如何办案,究竟能起到什么效果,已变得越来越公开。
巡视组到达地方后,原则上避讳大张旗鼓,但也不可能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一般是先开一个见面会,见面会的范围主要是副省级以上的干部,还有组织部、纪委的一些领导。见面会后,要发一个消息,公布巡视组的电话和信箱等联系方式,让大家知道巡视组来了。而且,以后的活动一律不做报道。
在巡视中,一般不过多地采用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情况。因为,大家在一起,顾虑较多,很难讲心里话。巡视组的原则是,只要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在不张扬、不违纪、不违法、不引起社会轰动、不影响地方工作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固定形式,不过分地受时间的限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对重大问题盯住不放。必要时,还要采取分散活动的方式,进行明察暗访。
因为,巡视组每到一地,约谈的人大概有三四百人。谈话对象有在职省级领导和省直部门及中央驻地方厅级单位的一把手,市(地、州)的党政一把手、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也有退下来的副省级以上的老同志,和部分退下来不久的省直部门一把手。有时,还要下到市(地、州),找到部分老县委书记、县长了解情况,甚至深入到乡镇、农村、工厂,直接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下岗职工的意见。
巡视组成员也有权调阅、复制相关文件、会议纪录以及列席有关机关的会议。有时,巡视组还可以从一些重大案件中发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