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抑郁症患者孩子归属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法院会按照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的归属,不抚养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母方有特殊情况,子女可随父方生活;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母双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但其中一方有特殊情况时,可优先考虑其抚养权的归属。
如果一方有抑郁症的话,离婚孩子判给另一方的几率比较大。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如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经济收入、教育背景、小孩年龄等综合情况,按照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的归属,不抚养孩子的的一方支付抚养费。
以下是法院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审判依据: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延伸阅读
离婚后抑郁症患者孩子的监护权归属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且敏感的问题。在离婚后,抑郁症患者的孩子的监护权归属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环境、亲属关系等等。由于抑郁症患者的孩子可能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因此在考虑监护权归属问题时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孩子的利益和福祉。同时,监护权归属问题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监护权的转移是合法和公正的。在解决离婚后抑郁症患者孩子的监护权归属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结语:离婚后抑郁症患者孩子的监护权归属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环境、亲属关系等等。监护权归属问题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监护权的转移是合法和公正的。在解决离婚后抑郁症患者孩子的监护权归属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法律依据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三条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离婚后抑郁症患者的子女归属问题

抑郁症离婚孩子一般判给没有抑郁症的一方,但具体判决需考虑双方实际情况、孩子年龄等综合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协议不成时,法院会根据最有利于孩子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离婚的法律问题

抑郁症离婚的法律规定:婚前隐瞒或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或婚后患精神病久治不愈,可要求离婚。根据《民法典》,夫妻可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感情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则应准予离婚。...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抑郁症离婚孩子判给另一方的几率大,法院会根据双方实际情况,按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支付抚养费。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除非母方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尽抚养义务或无法共同生活。两周岁以上子女,父母双方要求随其生活时,法院会优...查看全文

母亲患抑郁症,离婚后孩子的归属成谜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归属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成长经历、父母的抚养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2周岁以下的孩子,以母亲抚养为原则;对于10周岁以上的孩子,应考虑孩子的意见;对于10周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如何解决?

离婚时,抑郁症不影响子女成长的情况除外,一般会判给未患抑郁症的父母抚养。根据法律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判给母亲,已满两周岁的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查看全文

探讨抑郁症患者责任问题

抑郁症患者需负刑事责任,因为他们没有丧失认知和责任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不负刑事责任,但需监管和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正常时犯罪需负责任;未完全丧失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从轻处罚,醉酒犯罪需负责...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离婚后孩子的判决情况

抑郁症离婚孩子的判决主旨:抚养权一般判给未患抑郁症且不影响子女成长的一方,离婚后子女判给母亲(不满两周岁)或根据最有利于子女原则判决(满两周岁)。抚养费按收入比例支付,有固定收入者为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多个子女费用者可适...查看全文

女方患抑郁症,孩子的归属如何?

抑郁症女方离婚后,法院会从孩子身心健康出发,判定孩子随父方生活,具体判决需根据实际情况认定。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哺乳期内子女随母亲抚养,哺乳期后如双方争执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根据子女权益和具体情况...查看全文

抑郁症、离婚与孩子的归属权

抑郁症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会根据孩子年龄、抑郁症状况综合考虑,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判给母亲,但若母亲严重抑郁症不适合子女生活,会判给父亲;已满两周岁的,若抑郁症一方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优先考虑无抑郁症一方;在保护子女利益前提下,父母双方可...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如何离婚?

对于以抑郁症为理由提起离婚的,我国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但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离婚自由的权利,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准予离婚的条件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因此,无论配偶一方是否患有抑郁症,只要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人民法院就应当准予离婚。 怎么...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的犯罪责任问题

抑郁症患者杀人是否犯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仅有抑郁症不会导致失去行为能力,但严重抑郁症可能减轻处罚,完全失去辨认和控制能力者则不负刑事责任。需综合分析嫌疑人的精神状况来确定是否犯法。...查看全文

婚后抑郁症患者可以离婚吗?

离婚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进行,并且抑郁症患者也可以选择离婚。离婚是否能够解除婚姻关系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判决离婚的法定事由。因此,法定的离婚事由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离婚诉讼请求解除婚姻关系的理由,而人民法院会根据这些理由来决定是否准予离...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如何抚养孩子?

法律规定,抑郁症的轻微程度不会影响抚养孩子的能力。离婚后,任何一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都可以申请变更子女抚养权。具体情形包括严重疾病、不履行抚养义务、虐待子女、子女愿意随另一方生活,以及其他正当理由。对两岁以上十岁以下的...查看全文

有抑郁症离婚孩子归谁

律师分析:如果一方有抑郁症的话,离婚孩子判给另一方的几率比较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查看全文

母亲患抑郁症离婚,孩子抚养权归谁?

本文讲述了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孩子抚养权通常会倾向于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具体判决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定,而抚养费用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支付。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女方没工作的情况下,抚养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离婚的规定

抑郁症离婚法律规定:患有抑郁症的人也可以离婚,没有规定一方在生病期间不能提出离婚,因为法律保护公民有离婚自由的权利。在双方离婚的过程中,如果涉及赔偿,一方必须有离婚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查看全文

母亲患抑郁症,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女方抑郁症,法院根据孩子身心健康判定,一般判决孩子随父方生活。根据法律规定,两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但若母方有传染病、不尽抚养义务或其他原因无法照顾子女,可随父方生活。双方协议且对子女无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也可准许子女随父方生活。...查看全文

女方患抑郁症,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离婚中女方抑郁症对子女成长的影响是判决抚养权的关键。如果抑郁症影响子女,法院倾向于判给男方扶养权;如果不影响,法院会考虑双方情况,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母亲直接抚养原则;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协议不成,法...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是否可以要孩子?

哺乳期离婚后,父母仍然有抚养孩子的义务,无论是否离婚,这一点不会因离婚而消除。孩子的抚养权主要取决于双方的经济、生活情况和孩子的需要,以及哪一方更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如果前配偶没有对子女的健康造成任何不利影响,那...查看全文

女方产后抑郁症离婚孩子归谁?

律师分析: 法院一般按下列情形来判抚养权: 1、二周岁以内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父母双方协商由父亲直接抚养的除外。父方主张直接抚养的,应当举证证明具有下列情形: (一)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