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属于哪种犯罪?

律师回答
摘要:放火罪是一种公共安全罪,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放火罪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一种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死伤、财产损失、房屋烧毁、森林火灾等情形。在判罚时,需考虑放火的范围和社会影响。
一、放火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是什么?
放火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是:公共安全罪的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决水、爆炸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法律依据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三、放火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114条、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国家林业局、公安部2001年5月9日发布实施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凡是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危害公共安全罪有很多的认定类型,放火罪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判罚,应当根据放火罪的犯罪事实和造成的社会影响及损失来进行认定,一般情况下,应当根据放火的范围及是否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比如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恶劣影响来界定。
延伸阅读
结语:放火罪属于公共安全罪的一种,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14条和115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重伤三人以上、造成财产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烧毁十户以上家庭房屋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过火面积达到重大或特别重大案件标准,以及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在判罚时,应根据放火的范围和社会影响来认定罪责,特别关注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放火罪属于哪种罪名?

放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法律上,放火罪和纵火罪没有区别。放火罪过失也属于犯罪,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查看全文

失火罪属于哪一种犯罪?

失火罪是指由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过失主观态度、危害公共安全的客体和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客观表现。行为人必须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火灾并造成重伤、死亡或重...查看全文

放火罪和失火罪是否属于同一种犯罪类型?

放火罪与失火罪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很大的。具体来说的话,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带有自己主观意识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而失火罪是指由于当事人的不当行为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和失火罪...查看全文

放火属于什么犯罪?

律师分析: 放火罪属于危险犯。行为人构成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查看全文

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吗

法律分析: 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查看全文

放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吗

法律分析:放火罪不属于过失犯罪。放火罪的主观方面要求持有故意的心理态度,过失不构成放火罪,而是构成过失放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放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吗

放火罪不属于过失犯罪。放火罪的主观方面要求持有故意的心理态度,过失不构成放火罪,而是构成过失放火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查看全文

放火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查看全文

放火罪是否属于刑事犯罪?

故意放火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故意放火罪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经济损失、房屋烧毁、...查看全文

放火罪是否属于行为犯?

放火罪是典型的危险犯,行为人只要实施这些危险的行为,不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就可以构成犯罪既遂,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属于结果加重犯。放火罪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这...查看全文

放火罪是否属于行为犯罪行?

我国刑法规定放火罪是一种典型的危险犯,只要行为人进行了危险的行为,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可以构成犯罪。放火行为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查看全文

盗窃罪属于哪种犯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必须具备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并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查看全文

抢劫罪属于哪种犯罪?

抢劫罪属于侵犯财产罪,可判处死刑。刑法第263条规定了可判处死刑的情形,包括在抢劫过程中杀人、抢劫金融机构等。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情况包括非灭口意图造成死亡、没有残疾等。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财物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爆炸罪属于哪种犯罪?

爆炸罪属于作为犯罪。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死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查看全文

失火不报警属于放火罪

火灾发生后,一般公民不报警不构成犯罪,但可能受到行政处罚;然而,火灾管理人员不报警、不及时报警、误报警或阻挡报警则要承担责任,甚至可能负刑事责任。消防法规定了公民有报警的义务,但不报警不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的放火罪。因此,若阻止他人...查看全文

烧炭属于放火罪吗

法律分析:烧炭不属于放火罪。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烧炭没有危机公共安全的不构成放火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放火罪属于哪个法律范畴?

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只要有故意使对象物燃烧、引起火灾的行为,足以造成危害后果的危险,就构成放火罪。放火烧垃圾是否属于放火罪要考虑行为人是否达到地方焚烧垃圾、火灾造成的后果以及放火的刑事责任年龄。放火罪以作为方式实施,需要具备火种、目...查看全文

放火罪是否属于结果加重犯?

是的。如果故意放火行为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就属于结果加重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欺诈属于哪种犯罪?

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公私财产。处罚根据数额,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盗窃罪属于哪一种犯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需要具备非法占有目的、秘密窃取行为和较大数额或多次盗窃等条件。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处死刑。此外,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