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可以仲裁处理吗
1、根据有关规定,对下列房屋纠纷案件,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1)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或者审结的;
(2)涉外房屋租赁纠纷;
(3)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发生争议的房屋租赁纠纷;
(4)房地产管理部门为一方当事人;
(5)法律和法规规定由政府部门受理的;
(6)违反房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应作行政处理的;
(7)一方申请仲裁,另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8)超过诉讼时效的。
2、当事人申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仲裁仲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被申请人必须明确。被申请人是指房地产纠纷的对方当事人。处理房屋纠纷,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参加才能更好地解决纠纷,如果被申请人不明确,纠纷也就无法解决。
(2)请求要具体明确。只有这样,对方当事人才能答辩。仲裁机构也才能查明事实,从而顺利解决纠纷。
(3)申请的同时必须提供证据。证据是仲裁机关作出裁决的基本事实依据,证据不足,或提供虚假证据,必然会影响裁决的质量和效果,甚至无法作出裁决。
(4)属于仲裁机构受理争议的范围。
法律依据:《仲裁法》以及一些相关法律的规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房地产纠纷可以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
1、房屋买卖争议,包括房产买卖合同、价格、优先购买权等方面的争议;
2、房屋所有权的争议,包括所有权归属、价格、变更、析产、交换等方面的争议;
3、房屋使用权争议,包括租赁、租金、强占、返还、占有、交换、转让等方面的争议;
4、他项权利与相邻关系,包括通行、典当及与相邻房屋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等方面的争议;
5、房屋修缮的争议,包括房屋修缮的工程项目及安全检查的鉴定、各项工程费用的承担等方面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