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公司治理都有哪些规定
公司法人治理的制度有:1、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2、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3、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什么是公司治理结构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有者(股东)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绩改进行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和业绩的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执行经理层等形成的一定的相互关系框架。根据国际惯例,规模较大的公司,其内部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它们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责任、利益相互分工,并相互制衡。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包含什么?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是有效的股东大会制度。
如何合理配置公司的内部治理
我们知道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三个机关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而一人公司只有股东组成,股东个人独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大权为一身。因此一人公司的内部治理与一般的公司治理形态有所不同,在此,我给大家做一个简要分析:
1、根据《公司法》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制定,不设股东会。由于一人公司股东的唯一性,突破了公司法人的社团性限制,没有股东会,股东会的相应职能也只有转嫁到股东一人身上。一人股东可以凭借其股权直接经营管理公司。股东的个人意志无须转化即为公司意志,一人股东的决定就是一人公司的决定。
2、公司法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定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所以一个公司可以由股东委派任执行董事并兼任总经理。
3、此外,由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所以一人有限公司监事由公司职工代表担任最为合理,也符合我国《公司法》中加大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监督力度的倾向。
公司资质更名
1、资质证书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根据资质等级向相应的发证单位提出申请;
2、企业在本省变更相关信息的应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资质变更信息申请表》企业资质信息变更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资质证书副本原件(企业名称变更的还需提供资质证书正本原件);
(4)与资质变更事项有关的其他证明材料。
企业注册地跨省变更的,企业应通过变更后所在省受理单位申请,由变更后所在省受理单位负责办理变更手续。除应提供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下列材料:
(1)变更前原资格证书所在地省受理单位同意变更并加盖印章的《企业资质变更信息申请表》原件;
(2)资质申请表;
(3)资质申请表中所列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保险证明及劳动合同复印件;
(4)企业资质变更前原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注销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五条 公司章程内容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和住所; (二)公司经营范围;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