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的方法包括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专利侵权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协商、管理部门处理和法院诉讼。当事人可请求管理部门处理,如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管理部门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若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归属纠纷已经处理或提起诉讼,当事人可请求中止有关程序,并在处理决定或判决生效后向管理部门提出恢复程序申请。若一年内未解决纠纷,当事人应申请延长中止或程序自行恢复。
专利侵权纠纷产生后,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当事人之间不能或者不愿意协商解决的:
1)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可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处理,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侵权人在十五日期满后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当事人之间不能或者不愿意调解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当事人因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归属发生纠纷,已请求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中止有关专利权审查,批准的程序,当事人请求中止有关程序的,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同时附具管理专利工作部门或者人民法院的有关受理的文件副本。
在管理专利工作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递交书面的请求恢复程序的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请求书应附管理专利工作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生效的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自当事人请求中止审理申请之日起一年内纠纷未结果的,当事人应当申请延长中止,没有请求延长的,有关程序自行恢复。
延伸阅读
结语:当专利侵权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当事人可选择向管理专利工作部门请求处理,若侵权成立,可要求侵权行为立即停止。若不满意处理结果,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侵权人在15日后未起诉或停止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若当事人无法调解,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若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归属纠纷已向管理专利工作部门或人民法院提起处理或诉讼,可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中止相关程序。在处理决定或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申请恢复程序,并提供相关文件。若一年内未解决纠纷,当事人应申请延长中止,否则相关程序将自行恢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十八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五条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方法有:协商解决;请求管理专利工作部门处理;提起诉讼。 专利侵权种类有哪些 专利侵权的种类有: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纠纷有哪些解决方法

法律分析: 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方法有通过当事人协商解决;通过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或其他组织调解解决;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来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纠纷有哪些解决方法

法律分析: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方法有通过当事人协商解决;通过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或其他组织调解解决;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来解决。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专利纠纷的解决方法包含哪些

《专利法》规定了解决专利纠纷的多种方式,包括协商、诉讼和专利管理部门调处。协商是当事人就侵权纠纷进行协商解决;诉讼是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起诉;专利管理部门调处是当事人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专利管理机关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设立,...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专利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和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判定专利侵权需满足条件:有被侵犯的对象、法定的侵权行为、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专利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专利权人...查看全文

专利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律师分析: 纠纷的解决方式有:1.当事人协商解决;2.专利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3.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六十条 未专利权...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专利侵权纠纷?

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协商与和解以及向法院起诉。在协商与和解方面,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可以自行协商或通过第三方调解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另外,专利权人还可以选择向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获得经济损...查看全文

解决侵权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1、双方协商或居间调停;2、当地调解组织调解;3、通过法院诉讼解决。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但超过二十年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延长。...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1、侵权纠纷的解决方法: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 (3)、仲裁解决。 (4)、诉讼解决。 通过打官司解决,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查看全文

专利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专利合同纠纷案的解决方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向法院起诉。专利纠纷由特定法院管辖,具体处理需根据案情和当事人确定,可咨询专业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规定,省级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指定的中级法院...查看全文

解决专利合同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专利合同纠纷案的解决方法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起诉须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专利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是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解决专利合同纠纷的方法有哪些

专利合同纠纷案的解决方法有协商解决和向法院起诉。专利纠纷案有特定的法院管辖,具体处理要根据案件情况确定。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向法院起诉。技术协作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有按约定、协商、调解、仲裁和法律规定等。解决商店...查看全文

专利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

解决专利纠纷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我国《专利法》规定了协商、诉讼、专利管理部门调处等方式。1.协商。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2.诉讼。专利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或...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包括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侵犯公民权益的,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公民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决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等,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等。...查看全文

侵权纠纷包括哪些?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侵犯公民权益的,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公民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决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等,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责任包括哪些方面?

专利侵权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根据《专利法》,当事人可协商解决纠纷,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或请求管理部门处理。管理部门可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不服可起诉法院。若侵权人不起诉且不停止侵权行为,管理部门可申请法...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所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有相关规定,只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_...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5、进口专利产品或...查看全文

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哪些?

律师分析: 专利侵权的行为包括:1、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许诺销售、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