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的办理程序是怎样的,监视居住需要多长时间

律师回答

监视居住分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领导批准后,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监视居住决定书应写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住址等身份状况,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事项和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执行机关的名称等内容,并向被监视居住人宣布。
监视居住最长时间不超过6个月。
一、监视居住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四条监视居住的条件与执行机关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七十七条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及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

二、监视居住的条件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应当核实犯罪嫌疑人的住处。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处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为其指定居所。人民检察院核实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为其指定居所后,应当制作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将有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案由、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的材料,送交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地的同级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提请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审查批准逮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监视居住的办理程序是怎样的,监视居住需要多长时间

法律解析: 监视居住分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领导批准后,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办理程序是怎样的,监视居住需要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监视居住分别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决定,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领导批准后,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办理监视居住的程序

监视居住程序包括达到条件、申请、提供证据、提交申请书和证据材料、办案机关审查和变更强制措施。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遵守规定,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不得会见他人或通信、必须及时到案、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程序是怎样的?

监视居住的程序如下:1.监视居住的决定与交付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具体操作程序为:承办案件的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经...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多长时间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多长时间?

律师分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是多长时间

监视居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监视居住的期限是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立即...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时长是多长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在侦查期间可以被监视居住。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仍然需要继续侦查,那么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再次申请监视居住。但是,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章,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时,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为六个月。 相关法律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最长多长时间

一、监视居住最长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采取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 二、监视居住是什么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最长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监视居住最长是六个月。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最长时间

一、监视居住究竟有多久期限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六个月以内。监视居住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监视居住的条件和时限。符合逮捕条件且满足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被监视居住,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等。此外,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无法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的人,也可以被监视居...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时间最长是多久?

律师分析: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这里的住所,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最长时间是多久?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分为两种情况:1.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2.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查看全文

监视居住最多多长时间

取保候审没有批捕:决定机关是人民公安机关。对于被取保候审的当事人,多长时间结案是不确定的,要根据具体的案件办理情况来决定。但在一般情况下,从立案侦查,到判决,要经五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查看全文

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多长时间?

监视居住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监视居住应在犯罪嫌疑人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可在指定居所执行。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可在指定居所执行。被监视居住者需遵守规定,如不得离开、会见他人、通信等。适用监视居住的条件包...查看全文

能监视居住的最长时间是多长?

监视居住最多六个月,不中断侦查、起诉和审理,发现不应追究刑责或期满需解除。监视居住条件包括严重疾病、怀孕、生活不能自理、特殊案件需要。被监视居住需遵守不离开、不会见他人、不干扰证人、不毁灭证据等规定,交出证件。...查看全文